6月17日,一汽解放300台氫燃料電池車從長春發車,交付上海、北京、山西等地客戶。這是一汽解放自去年“15333”新能源戰略發佈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發車儀式。該活動也代表了一汽解放氫燃料電池車得到客戶廣泛關注與認可,為中國商用車産業轉型升級、運輸行業綠色發展再添新彩。
發車儀式現場
緊跟國家新能源戰略部署
2020年,中國提出“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彰顯了中國應對全球氣球變化的大國擔當,進一步堅定了“十四五”期間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原則。
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中國貢獻,國家通過政策支持引導新能源商用車的發展。《關於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中明確表示,將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逐步降低傳統燃油汽車在新車産銷和汽車保有量中的佔比,推廣電力、氫燃料、液化天然氣動力重型貨運車輛。
2021年9月29日,在“汽車城”長春,一汽解放以行動響應國家“雙碳”目標,成立新能源事業部,並隆重發佈“15333”新能源戰略。這一行動引領中國商用車行業向綠色轉型發展,加速了中國乃至全球汽車産業向新能源E時代的變革進程。
解放扛起新能源轉型大旗
雖然過去在傳統造車的賽道上,中國車企起步較晚,但以新能源驅動、車聯網為主的應用生態轉變,讓全球車企重回同一個“起跑線”。發展新能源汽車,對於每一個車企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它全面考驗著車企的科研創新能力、技術積累以及在新能源産業鏈上的整合能力。
結合當前我國道路交通領域耗能結構,以及客車、貨車等中重型商用車“點對點”的行程特點,行業傾向在商用車領域大力發展氫能燃料電池,並逐步建立加氫站。
一汽解放新能源戰略緊貼時代脈搏,計劃在“十四五”期間,投入超過200億元用於研發,打造以長春為本部的全球化新能源創新基地;同時,投入超過100億元,打造以“零碳工廠”為標準,以氫能産業集群為特色的燃料電池整車與系統專屬基地,打造以風、光綠色能源為特色的純電動整車與動力電池專屬基地,逐步覆蓋全國重點市場的新能源資源群。
今年上半年,解放在新能源技術領域再度取得重要突破——6月8日,由一汽解放自主設計研發的國內首款重型商用車缸內直噴氫氣發動機成功點火並穩定運行,標誌著一汽解放在零碳動力研發、氫能高效利用、核心技術轉化等自主技術方面實現突破性進展。緊隨其後,6月17日,一汽解放300台氫燃料電池車從長春發往北京、上海、山西三地,這是一汽解放積極落實“雙碳”目標的又一重大裡程碑事件,必將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等氫燃料電池車示範城市群建設。
解放氫燃料電池技術領先
近年來,一汽解放持續加大技術創新和投入力度,打造了一系列行業首創、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保障了公司産品在新能源市場的競爭力。
相較傳統燃油車,解放氫燃料電池車具備了“高品質、高舒適、高安全、低氫耗”多重優勢。動力上,匹配一流新能源總成資源,經過嚴苛試驗和精密標定,整車性能行業領先;燃料電池發動機峰值效率60%,電機高效區佔比達到85%,且應用解放自主整車熱管理系統和高效制動能量回收技術,整車氫耗更低;加上解放新能源平臺專屬網絡架構聯合解放自主整車控制系統,標配雙源電動油泵及EBS系統,使車輛享有更高安全保障。
解放綠色轉型未來可期
儘管2022年以來,商用車行業整體表現低迷,但新能源商用車卻逆勢增長,凸顯新能源巨大的發展潛力。根據新能源商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發佈的數據,今年1~4月,新能源商用車累計銷量6.23萬輛,同比增長62.2%,市場滲透率為6.2%,同比提升4.2個百分點。據羅蘭貝格管理諮詢預測,到2030年,中國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有望達到20%。
作為中國商用車領軍企業,一汽解放積極擁抱時代機遇,緊跟國家戰略,加速落實“雙碳”目標,深耕研發新能源關鍵核心技術,加快佈局新能源産品,緊抓國家燃料電池示範應用城市群建設機遇,攜手全國各地的合作夥伴,加快推動示範應用的高效落地,不斷地厚植綠色發展新優勢,推動中國汽車産業綠色轉型、低碳發展。(一汽解放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