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春節假期及購置稅減半政策取消等因素影響,日産1月在華銷量可謂相當慘烈,包括日産、啟辰和英菲尼迪品牌在內的乘用車板塊銷量為45623輛,鄭州日産所屬輕型商用車板塊銷量為1898輛,總共僅賣出4.75萬輛,同比下降64.4%,環比12月的7.05萬輛近乎腰斬。
實際上,日産品牌在華銷量從2019年開始就已出現頹勢,銷量連續四年下滑。2019年銷售154.69萬輛,2020年微跌至145.67萬輛,2021年繼續跌至138.15萬輛,2022年在中國市場僅銷售新車104.52萬輛,同比跌幅從2019年的0.1%擴大到22.1%,東風日産只有6、7月份同比微增0.55%、7.53%,其他月份均同比下滑,11月下滑幅度更高達53.26%,今年1月份同比跌幅則再創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11月開始,日産中國不再發佈各個品牌和車型的細分銷量,難掩悲觀情勢。在軒逸、天籟、奇駿、逍客、藍鳥、途達、勁客、樓蘭等在售車型中,僅有軒逸、天籟、逍客三款主銷車型,這三款車型在2022年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逍客同比下滑6.5%,天籟14.6萬輛的成績甚至被帕薩特、邁騰、寶馬3係趕超,跌出合資品牌B級車銷量前五。在乘聯會2022年轎車銷量排行中,軒逸以42萬輛問鼎冠軍,雖然在比亞迪、大眾等品牌夾擊之下守住了第一,但卻同比下滑18%。
而作為日産SUV銷量支柱之一的奇駿,自換代搭載1.5T三缸發動機後便一蹶不振,新老車型同時銷售也未見起色,2022年銷量僅為2.8萬輛,較其他日係品牌相形見絀,本田CRV和豐田榮放的銷量分別達到21.3萬輛和16.5萬輛。
在新能源汽車高歌猛進的當下,日産品牌距離主流地位正逐漸走遠。在乘聯會2022年新能源狹義乘用車廠商零售銷量排名TOP15中,日産沒有一款車型上榜,電動化步伐嚴重滯後。
日産合資品牌東風日産在2021年全面導入e-POWER技術,又在2022年9月上市了姍姍來遲的電動SUV艾睿雅ARIYA,這款旗艦車型並未在市場掀起波瀾,作為一款定價接近30萬元的中型純電SUV,價格和産品競爭力都無從談起,上市三個月僅賣出不到1500輛,曲高和寡十分尷尬。
雖然軒逸在新能源車市場也推出了e-POWER增程混動版本,不過消費者對日産的混動技術並不熟悉,導致軒逸e-POWER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反觀競品比亞迪秦插混+純電系列2022年銷量達到34.2萬輛,同比增長81%,2023年有可能取代軒逸,向A級轎車銷冠發起衝擊。
儘管東風日産去年發佈了新戰略,燃油、純電、e-POWER三大動力組合拳提速,2023年還將推出艾睿雅ARIYA標準續航版本和全新一代奇駿e-POWER。但至今未見大的動作,2023年又開局不利,形勢不容樂觀。在燃油車市場逐漸萎縮的大勢下,日産電動化轉型遲緩無疑是在華自毀前程。
另一方面,在轉型陣痛下,日産與雷諾長期以來的“內鬥戲碼”終於告一段落,雙方2月6日宣佈達成聯盟重組框架協議,但其中卻只字未提亞太市場。按照合作框架,雷諾-日産-三菱聯盟計劃共同在拉美、印度和歐洲開展能創造高價值的運營項目並推出多款新車。
事實上,雷諾已經退出中國汽車市場,三菱汽車在國內處於邊緣化,日産的基盤在自主品牌強勢崛起下也難言穩固,技術日産正漸漸變成老生常談的宣傳話術。
在中國市場經歷了慘淡的2022年,2023開年又面對銷量“折戟”,日産是時候警醒了!燃油車時代的光環已經褪去,新能源時代一再故步自封,只會在中國汽車品牌合圍下,被年輕一代消費者所拋棄,這才是日産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