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與上海的合作,似乎早已超越了車輛本身。4月9日,特斯拉與中國再一次“夢幻聯動”,特斯拉上海儲能超級工廠項目官宣落戶上海臨港。據了解,特斯拉儲能超級工廠將規劃生産特斯拉超大型商用儲能電池(Megapack),工廠計劃于2023年第三季度開工,2024 年第二季度投産。
上海儲能超級工廠項目的簽約,意味著特斯拉在電動車領域之外的儲能業務將迎來更高速的發展。而這一合作,預計將進一步夯實特斯拉的在華發展根基——為特斯拉電動車業務提供更好的補能服務的同時,儲能工廠預計將與同在上海的車輛的研發和製造板塊形成合力,為中國甚至全球特斯拉用戶提供更好的産品和服務。
雖然Megapack主要服務的是公共事業項目及大型企業客戶,但其實儲能業務同時也在反哺特斯拉車輛的行業領先地位,普通的特斯拉車主也可以從儲能超級工廠中得到實惠。
首先,對於Megapack産品的大力研發投入,帶來的是特斯拉整體對電池管理能力的提升和迭代,兆瓦時級別的電池都可以變成智慧産品,這意味著特斯拉車輛電池管理更是輕鬆拿捏,消費者可以完全放心。
同時,Megapack國産也給國內超級充電站的建設帶來了更大的想像空間。Megapack的産能提升無疑可以幫助充電基礎設施更方便、更清潔地擴張,讓車主得到更優質的充電服務。
儲能超級工廠和原有超級工廠在上海臨港雙劍合璧,不僅可以讓超級工廠的車輛製造能源更清潔,也可以在協同作用下共同提升製造能力,讓車輛的生産更高效。
與車輛三電技術同源 特斯拉Megapack劍指清潔電網
簡單來説,Megapack是特斯拉在2019年7月推出的一款功能強大的電池,可存儲能源並供能,有助於穩定電網、預防斷電,並打造日漸清潔的電網。
目前,每台Megapack機組可以存儲超過3兆瓦時的能量,足夠滿足3600戶家庭一小時的用電需求。這意味著它可以儲存和釋放大量的能量,使其適用於多種應用,如可再生能源系統、電網穩定和峰值需求管理。Megapack的功率輸出高達1.5兆瓦,這使它能夠快速響應能源需求和供應的變化,適用於電網穩定和峰值需求管理應用。
有報告顯示,Megapack的整體效率高達92%,這意味著它儲存或排放的能量中,以熱能形式損失的部分不到8%。這使得它比傳統的電池和其他儲能方案更高效。
值得注意的是,Megapack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鋰電池組。
就像特斯拉的電動車一樣,Megapack做到了高度集成。電纜、電氣系統、熱管理系統和電池等等,都被精心佈局在白色的外殼中,發貨時已經組裝完畢,在機組被運送到目的地後,幾小時內就可以完成安裝,開始工作。
相關調查機構表示,較市場同類産品而言,Megapack所需空間減少 40%,零部件數量僅有同類産品1/10,安裝速度則提高至 10 倍。
Megapack具有高度可擴展性,可以很容易地適應不同的儲能需求,不論是大型企業還是公用事業項目,而且它還可以很容易地與其他特斯拉的儲能産品(如家庭用的Powerwall和小型企業用的Powerpack)集成。
更為智慧的是,Megapack背後還有特斯拉的能源軟體生態系統支持,其中包括:幫助運營商提升收入的實時交易管理平臺Autobidder,可預測和優化能源使用情況的Opticaster和維護電網穩定性的Microgrid Controller等等。和特斯拉的所有車輛一樣,Megapack還可通過 OTA 空中軟體更新,持續優化功能。
這樣的電池管理技術,無論是Megapack還是普通Model 3/Y車輛上的電池,都已經是行業中最為安全、智慧以及高效的解決方案。
Megapack裝機量已超過5千兆瓦時 和特斯拉電動車業務齊頭並進
特斯拉包括Powerwall、Powerpack和Megapack在內的儲能産品目前遍佈全球超過65個國家和地區,運營中的站點超過1500個,總裝機量超過10千兆瓦時。其中,Megapack已經在北美、亞太、歐洲等多地使用可再生能源為當地提供電力補充和保障,按照其公司官網顯示,總裝機量超過5千兆瓦時。
在大型公共事業項目上,2023年3月,Megapack剛剛獲得英國東約克郡98兆瓦/196兆瓦時(也就是説該機組功率為98兆瓦,可儲能196兆瓦時)的裝機訂單,用於平衡英國電網的供電,這也是目前歐洲最大的儲能系統。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Victoria Big Battery項目為一套含 212 臺Megapack機組的300兆瓦/450兆瓦時系統,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存儲項目之一,為維多利亞區提供備用電保護。在美國阿拉斯加州索爾多特納,荷馬電力協會(Homer Electric)採用含 37 臺機組的46兆瓦/93兆瓦時系統,提升了阿拉斯加州基奈半島村鎮的可再生能源容量,進而減少對於燃氣輪機的依賴,並有助於防止斷電。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安格勒頓,Gambit 能源存儲園是一套含 81 臺機組的100兆瓦/200兆瓦時系統,能夠在惡劣天氣中為電網提供可再生能源存儲和更完善的斷電保護。
在商業項目上,在日本,近畿鐵道公司使用Megapack作為大阪鐵路服務應急備用電源,發生公用電網斷電時,可使所有列車到達最近的車站;美國內華達山脈酒廠則通過Megapack自行存儲清潔能源,以備能源價格高或無太陽能生産條件時使用,從而節省數十萬美元。
上海儲能超級工廠建成投産之後,中國市場也將近水樓臺,不論是上海超級工廠本身的能源使用,還是更多特斯拉超級充電站的擴張,都將給中國車主帶來更清潔、高效的服務。
淘汰化石燃料 Megapack和電動車一個都不能少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2019 年世界能源平衡表,全球主要能源供應為 165 PWh/年,其中81%為化石燃料供應(134PWh/年)。在到達最終消費者之前,有 37%(61PWh)被消耗掉。這包括化石燃料行業在開採/精製過程中自我消耗以及電力發電過程中的轉換損失。另外 27%(44PWh)由於燃油車和天然氣加熱器等低效末端使用而損失。總體而言,只有 36%(59PWh)的主要能源供應産生對經濟有用的工作或熱量。
全球每年向電力行業提供每年65PWh的天然能源,其中包括每年 46PWh 的化石燃料;然而由於化石燃料轉換成電力時的低效,每年只有26PWh的電力産生。因此,全球每年只需要用可再生能源驅動電網産生26PWh電量便足夠。
這便讓人聯想到了2023年3月的投資者日上,馬斯克公佈的秘密宏圖第三篇章——通往地球完全可持續能源的未來之路。
通過數據計算,與化石能源經濟相比,由電力驅動的新能源經濟能夠節省大概一半的資源,僅需全球不到0.2%的陸地面積來收集風能和太陽能便可運轉。
秘密宏圖第三篇章把“實現可持續能源經濟”這一目標拆解成五個部分:用可再生能源驅動現有電網;全面轉向電動車;在家用、商用和工業領域使用熱泵;在工業領域使用高溫儲能及綠色氫能;在飛機和船舶上應用可持續能源。可以預想,如果全球0.2%的面積都覆蓋以Megapack為代表的清潔能源設施,便可跑通“用可再生能源驅動現有電網”這一可持續能源經濟的必經之路。
如果説秘密宏圖第一篇章和第二篇章主要圍繞電動車及其相關技術,那麼到了第三篇章,可持續能源相關的産品落地則成為核心議題。
宏圖展開至此就也不難理解,對特斯拉而言,Megapack的重要性已經不亞於大眾熟知的電動車。此前,Megapack相關業務負責人曾表示,Megapack是現在世界能量密度最高的能源解決方案,每英畝(約4000平方米)可實現300兆瓦時的能量密度,是一個典型的峰值電廠能量密度的兩倍。特斯拉負責動力系統及能源工程的高級副總裁Andrew Baglino則表示,這將是淘汰傳統化石燃料的産品。
不久前的2022年度財報會議上,馬斯克也再次重述他構想中推進可持續能源將來的三大支柱——電動車、太陽能/風能、固定儲能。他説,“人類通向完全可持續的未來道路是行得通的,特斯拉的目標是盡可能地加速這一切。因此我們正在提升Megapack的産能,預計其增幅比我們的電動車産能增幅還要大得多。”
特斯拉在中國 樹立改革開放的新樣板
目前,特斯拉位於美國加州拉斯羅普的Megafactory工廠肩負著最新一代Megapack的生産。該工廠每年可生産1萬台Megapack,相當於40千兆瓦時的清潔能源存儲量。
2022年特斯拉儲能系統裝機量6.5千兆瓦時,同比增長64%,但是Megapack在市場上仍然供不應求,目前訂單交付日期已經延後至2024年第四季度。
提升産能,是上海臨港的拿手好戲。
2019年,位於臨港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便創造了“當年開工、當年投産、當年交付”的行業奇跡。這是特斯拉在美國本土外的第一個工廠,也是特斯拉的最大全球出口中心。上海超級工廠依託中國完整的供應鏈體系和一流的“中國智造”能力,一己之力憑藉Model 3/Y兩款車型、以71萬的交付量拿下了2022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的54%。産品銷往亞太和歐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廣受讚譽。
在中國以及上海為跨國企業提供的良好營商環境、以及對科技創新的包容支持下,和上海超級工廠一起成長的還有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産業鏈和人才。上海超級工廠産業鏈本土化率早已超過95%,在長三角地區組建起“4小時朋友圈”,形成新能源汽車零部件的全生態鏈,還打通了全國汽車産業鏈市場,形成完整的“安全、自主、可控”的産業生態;上海超級工廠99.9%的員工都是中國人,特斯拉已經培養起從一線操作人員、到技術尖端人才、再到新能源行業管理人才的全産業鏈人才儲備。
這樣精彩的操作,即將在上海儲能超級工廠上再次上演。
伴隨著全球範圍內秘密宏圖第三篇章拉開序幕,上海儲能超級工廠項目落戶臨港,入華10年的特斯拉也開啟了特斯拉中國2.0時代。
前十年,特斯拉用四款電動車在中國市場引領純電出行、告別燃油時代。現在,上海生産的Megapack將在儲能領域開啟新征程:除了在中國市場助力中國雙碳目標的達成,還將供應全球市場,繼續用“上海速度”和“中國智造”加速全球可持續能源經濟的到來。
同時,如同超級工廠對新能源汽車産業的帶動,儲能超級工廠必將推動上海及其周邊地區新型儲能産業發展和綠色低碳轉型,同時也彰顯了上海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資,不斷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鮮明態度,不斷提振外資企業來華投資的信心與力量。(特斯拉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