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ICCT)發佈了最新報告,對全球最大的20家汽車企業向零排放汽車的過渡轉型進展進行了評級。在向電動汽車過渡轉型方面,特斯拉和比亞迪兩家企業扛起了先行者的大旗;大眾正在制定強有力的發展計劃,並在輕型車脫碳方面迅速取得進展;而豐田則暫處於全面滯後的局面。
該報告通過市場主導地位、技術性能和未來脫碳戰略願景方面的一系列指標,對各家車企的業績表現和發展戰略進行了評估。ICCT獨立收集分析了中國、歐盟、印度、日本、韓國和美國六大汽車市場的數據,此次評級的20家生産企業的合計銷量佔上述六大市場總銷量的89%,佔全球市場總銷量的65%。
2022 年全球汽車製造企業評級分數匯總
評級結果顯示,比亞迪是唯一一家實現全面電動化轉型的傳統汽車生産企業,正在快速追趕此次評級排名第一的特斯拉。 特斯拉的整體評分最高,是唯一一家僅生産零排放汽車的大型汽車生産企業,但特斯拉也在一些評分指標上表現不佳,例如其為消費者提供的零排放汽車産品的車型欠缺多樣性。傳統汽車生産企業寶馬和大眾展現出向電動汽車轉型的認真態度,兩家企業均在今年的評級中獲得了較高的評分。除比亞迪之外,還有四家中國車企上榜,包括吉利、上汽、長城、長安。這些車企至少在一項指標上有較高的得分,但總體上仍有很多繼續努力的空間。此次評級還顯示,在全球銷量最大的20家汽車生産企業中,有6家企業在零排放轉型方面落後於行業競爭對手,且其中五家為總部設在日本的車企。
在此次評級中,ICCT設定了10項指標,來對每家車企進行相對位置評級。本次項目的負責人ICCT乘用車項目主管楊子菲表示:“我們這份報告的目標是堅持以數據為導向,通過透明的分析流程,從發展規劃和當前行動兩方面評估車輛生産企業的低碳化進展”。
2022全球汽車製造企業評級 十項指標三大轉型發展維度綜合評分情況
ICCT這份評級報告不同於其他的ESG(環境、社會、管理)評級,我們利用深厚的汽車行業專業知識,對生産企業向電動汽車轉型的就緒程度進行了前瞻性分析。評級過程採用了獨立的數據並進行了獨立的分析,而並非採用企業調研和企業上報信息。ICCT設定的評級指標旨在跟蹤一段時間內的進展,並且計劃每年對本評級報告進行更新。
ICCT的模型模擬分析表明,到2035年,主要汽車市場上銷售的新生産輕型車必須實現100%零排放,才能使交通領域的減排軌跡符合《巴黎協定》下的減排需求,實現將全球變暖幅度控制在2°C以下的目標。(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 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