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對固態電池産業化發展提出四點建議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1-22 13:41:04

  為推動全固態電池技術創新與産業化進程,1月22日,在中國産學研合作促進會指導下,多位院士專家,多家領軍企業、知名高校、研究機構及多個地方政府在京聯合發起成立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CASIP)。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苗圩在成立大會上致辭稱,我國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全面市場化拓展新階段,中國主要動力電池企業都在進行固態電池研發,這是一個需要綜合考慮技術先進性和經濟可行性的平衡問題,他對此提出四點建議。

苗圩對固態電池産業化發展提出四點建議_fororder_image001

  苗圩表示,按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月11日公佈的數字,我國新能源汽車2023年銷量達到949.5萬輛,市場佔有率達到31.6%,我國連續9年保持全球新能源汽車産銷量第一,在950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當中有120萬輛是以整車出口的形式銷往了海外市場。現在看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了全面市場化拓展的新階段,預計原來制定的到2035年滲透率達到50%左右的目標有可能會提前10年實現,也就是到2025年或者2026年,新能源汽車在新車銷量當中將達到一半以上。

  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的動力電池,近年來也實現了長足的進步,邁入全球領先行列。2023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達到385.7GWh,比上年同期增長31.6%,其中三元電池累計裝車量達到126.2GWh,佔總裝車量32.6%,比上年同期增長14.3%;磷酸鐵鋰電池累計裝車量達到261GWh,佔全部裝車量的67.3%,比上年同期增長42.1%。在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動力電池企業中,中國企業佔據6位,繼續保持全球領先。去年以來,國內外的企業和研究機構紛紛公佈固態鋰離子電池研發和産業化的信息,苗圩認為,總體而言,中國主要的動力電池企業都在進行固態電池的研發,這是一個需要綜合考慮技術先進性和經濟可行性的平衡問題,就像磷酸鐵鋰電池雖然能量密度不如三元電池,但是這幾年我國在電池工藝技術和結構上進行了一系列改進,磷酸鐵鋰電池佔有率在逐年提升,現在已經遠超過三元電池的裝車量。

  “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就是要通過這種方式把大家組織到一起分工協作,不要重復造輪子,利用好新能源汽車大市場的優勢和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爭取早日實現固態電池的産業化",苗圩提出了四點建議:一,要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經驗表明,只要是以企業為主體,就不會有技術創新成果不能産業化的問題。二,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其中市場是起決定性的作用,固態電池的産業化最重要靠車企來實現,性價比是電池企業贏得車企信任的不二選擇。當然政府的引導作用也必不可少。三,要堅持標準先行,包括固態電池的規格尺寸、性能測試、安全指標等方面應開展標準化的工作,提前搭建起標準體系。四,加快電池的碳足跡核算體系建設,包括核算標準以及行業公認的數據庫,推出伴隨動力電池終身的“電池護照”,以實現動力電池全生命週期的低碳化管理,提升産業的國際競爭力,這樣做的好處還可以使報廢的廢舊電池的大部分材料回收利用,這也是解決資源對外依存度比較高的一個可行辦法,就是“城市的礦山”。苗圩最後表示,“我國固態電池産業化發展既前景光明又任重道遠,讓我們同心協力、攜手前行,充分發揮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的作用,共同開創産業發展的新局面,為加快建設汽車強國、支撐製造強國的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資料來源: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

責編:鄭思雯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