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新能源積極應對市場挑戰 持續提升基礎競爭力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4-04-26 14:31:03

  4 月 25 日,LG新能源(公佈了其第一季度財報,以及其在擴大美國生産業務和新業務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果。

  公司第一季度綜合收入為 6.1287 萬億韓元,環比下降 23.4%。與去年同期相比,也減少了約 30%。公司第一季度營業利潤為 1,573 億韓元,環比減少 53.5%,同比減少 75.2%,利潤率為 2.6%。

  LG新能源首席財務官李昌實表示:“得益於我們積極應對戰略客戶的需求,促使圓柱形電動汽車電池的收入實現了兩位數增長。然而,由於上游市場需求減弱,加之金屬價格對平均銷售價格(ASP)的長期影響,總收入有所下降。”

  李昌實稱:“營業利潤的影響主要受到電動汽車需求放緩而導致收入減少及利用率調整帶來的固定成本負擔,此外原材料庫存消耗滯後所帶來的金屬支出成本增加。”其中,由於需求量減少和密歇根工廠的設備改造工程中斷等原因,IRA稅收抵免額也減少了1,889億韓元。

  積極應對市場不確定性 穩步運營成果顯著

  儘管全球電動汽車需求放緩,市場不確定性隨之而來,但 LG新能源仍繼續投資,為未來做好準備,並在穩定的全球運營和主要業務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

  第一季度,公司位於田納西州的通用汽車合資(JV)工廠開始投産,並於 4 月初向客戶成功交付了第一批貨物。預計該合資工廠的年均産能將逐步擴大至 50GWh,為通用汽車即將推出的採用 BEV3(BEV3:第三代電池電動汽車)平臺的車型提供創新電池。

  LG 新能源在亞利桑那州生産基地的運營也取得了又一重要里程碑。該基地是北美的首個獨立圓柱形和ESS電池工廠,將確保年均 53GWh 的生産能力。亞利桑那綜合生産基地將生産 46 系列圓柱形電池和 LFP ESS 電池,旨在鞏固其在北美的技術領先地位,並積極響應當地客戶的需求。

  此外,為了創造良性的增長循環,LG新能源一直致力於開發新的業務領域,即電池軟體和相關服務。為此,LG新能源與高通技術公司(Qualcomm Technologies)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在電池相關的服務方面,LG新能源正式推出了電池交換站,目前已在首爾安裝了 20 個交換站。通過這些新業務,公司不僅在電池製造和銷售領域佔有領先地位,也致力於追求在與電池相關軟體和服務領域的突破和創新。

  最後,LG 新能源第一季度實現了擴大全球供應鏈和確保投資資源,增強了應對市場不確定性的抗風險能力。為了建立完善的供應鏈,公司與常州鋰源簽訂了鋰正極材料供應協議(5年 160,000噸),與 WesCEF 簽訂了符合 IRA 標準的鋰精礦供應協議(每年85,000噸)。

  為了確保投資資源並減輕短期財務負擔,LG新能源發行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韓元計價公司債券,並就其位於亞利桑那州的圓柱形電動汽車電池工廠簽署了長期租賃協議。

  進一步提升基礎優勢 聚焦投資效率和成本競爭力

  LG新能源還宣佈了一項全年行動計劃,旨在提升公司的基礎競爭力。首先,針對電動汽車需求動態,LG 新能源將積極提高投資和成本效率。它將根據優先順序調整資本支出規模和執行速度,並通過最大限度地提高各工廠的生産能力來優化産能效率。同時,還將通過優化物流和公用事業成本來改善運營成本結構。

  除了提高效率,公司還計劃加強原材料成本方面的創新。公司將通過擴大從關鍵礦物到前驅體的直接採購來降低材料成本,並通過投資價值鏈來確保成本優勢。同時,為了繼續保持增長勢頭,LG新能源將在與合資夥伴穩固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其全球生産足跡。在今年第二季度,公司與現代汽車集團在印度尼西亞的合資公司(10GWh)已開始量産,與加拿大 Stellantis 的合資公司(45GWh)也將於今年下半年開始運營。

  最後,公司利用其傑出的技術領先優勢,努力擴大産品陣容。其位於韓國的梧倉工廠將於第三季度開始批量生産46系列圓柱形電池。繼去年開始在中國南京生産ESS LFP電池後,公司將增加對北美和歐洲市場的供應,以滿足電網項目的需求。

  LG 新能源首席執行官金東明表示:”儘管今年的市場前景充滿挑戰,但我們將通過加強基本競爭力和為客戶提供差異化價值,進一步夯實在全球領域無與倫比的技術領先地位。”(消息來源:LG新能源)

責編:鄭思雯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