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三電系統持續升級 技術打磨精細化 記“中國心”2025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實車測試
2025-11-07 09:11:2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楊蕓菲

  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繼續瘋狂增長。前9個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銷量雙雙突破千萬輛,同比增幅均超過30%,遠超行業整體漲幅。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高達46.1%。從今年入圍“中國心”2025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實車測試名單的技術資料看,來自動力系統技術的更新迭代,也在不斷刷新整車性能指標的新高度。

null

  10月24日,由汽車與運動雜誌社主辦的“中國心”2025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實車測試,在江蘇高郵嘉聯汽車試驗場拉開帷幕。賽力斯問界M7、上汽通用別克至境L7、小鵬G6、東風日産N7、比亞迪唐L EV、ZEEKR 極氪007GT等共計15款車型入圍今年實車測試名單。

  三電系統升級 技術比拼激烈

null

  “今年共有15款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入圍實車測試,其中純電驅動系統12款,增程式混合驅動系統3款。” 汽車與運動雜誌社總編輯楊建軍表示,進入202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以“技術普惠”為核心戰略,從“拼價格”轉向“拼技術”。三電系統持續升級,高電壓平臺産品成為標配,增程器技術進一步精細化躍遷,使得整車産品技術可選性進一步增強,而合資品牌的跟進,也為當前新能源汽車行業注入全新動力。

null

  800伏高電壓幾乎成為今年參評車型的標配,電機、電池與智駕技術深度融合成為主流趨勢。而比亞迪參評的唐L EV上搭載了企業今年推出的全球首個超級千伏架構、閃充電池、兆瓦閃充系統及全球首個量産3萬轉電機,預示著行業新一輪技術比拼即將開始。

null

  “從今年入圍名單的技術資料看,自主品牌在新技術上的應用更為激進,外資品牌相對保守。”“中國心”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評選專家評審委員會主任、上海交通大學汽車工程研究院副院長殷承良表示, “中國心”創辦20年來,中國汽車企業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已經走出了一條成功的動力發展道路,目前無論在技術先進性、成本管控還是供應鏈方面都顯示出強勁的競爭優勢。

null

  今年參評的三款增程式混合驅動系統,較往年也實現了性能上的全面升級。其中,賽力斯全新一代超級增程系統SET330D,在靜謐性、能效、智慧控制、集成輕量化四大維度全面升級,最高熱效率44.8%,噪音感知頻次降低90%,油電轉化率3.65kWh/L。搭載這款增程系統的問界M7,在實際駕駛過程中的操控性和油電同感的舒適性也得到專家一致認可。

null

  上汽通用的別克“真龍”增程系統,則更關注電機轉速與效率的均衡。這款由中國工程師主導開發的增程産品,電子架構、電驅都是由中國工程師自主開發的,産品定位體現了上汽通用對當前中國增程市場需求的獨立思考。企業工程師介紹,企業聚焦用戶對續航、動力、補能三個方面的核心需求,重新定義、打磨其增程産品。“從這款增程系統上,我們看到企業的産品開發理念已經從過去的技術驅動向市場驅動轉變。”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先進驅動系統分會秘書長、無錫明恒混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專家張彤表示。

null

  造車新勢力的三家頭部企業“蔚小理”,今年首次集體入圍實車測試名單。來自三家車企的工程師,詳細介紹了企業全棧自研的電驅系統和圍繞車型定位設計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三家企業都強化了核心技術領域的自主開發能力,這一點得到了北京交通大學電機所所長、載運裝備多源動力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電機方向負責人曹君慈,中國科學院電⼯研究所⻋⽤能源系統及控制技術研究部主任、中國汽車⼯程學會會⼠王麗芳的一致好評。

null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作為實車測試的關鍵一環,技術説明會更是車企研發人員與專家評委互動交流的平臺,今年的技術説明會持續了3個多小時。

null

  “從今年的參評産品看,車企更注重提升新能源汽車中高速的超車加速性能和續航里程。”天津大學無錫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博士、正高級工程師銀增輝認為。

  技術要以人為本 關注用戶核心訴求

null

  在場地試駕環節,專家評委普遍反映,今年參評車型的車輛動力性、加速性、操控性以及駕乘的舒適性體驗較往年有明顯提升。“增程車輛的NVH調校效果明顯。”中國電工學會電動汽車充換系統與試驗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汽中心前資深首席專家周榮表示,發動機介入時的聲音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常務會長、新能源汽車委員會會長李金勇,對搭載問界M7全新一代超級增程系統在實際駕駛中的動力性和舒適性表現非常滿意。

null

  而在實際的高速穩定性,動力的跟隨性和制動的穩定上,合資品牌的優勢仍然非常明顯。此外,極氪007GT出色的駕駛操控性給武漢理工重慶研究院研究員張浩留下深刻印象。理想i8為普通消費者設置的舒適駕駛模式,也在試駕過程中得到了部分專家評委的認可。

  “在今年測試場上,我們能感受到合資企業的産品已經跟上來了,而且憑藉他們對汽車研發的深厚底蘊,車輛在底盤調校,高速行駛中的穩定性方面表現都更好。”殷承良教授表示,雖然在技術指標上,合資企業表現中庸,但自主品牌也要加強底盤調控能力的提升。在整車匹配上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今年參評企業應用了很多先進技術,這是值得認可的。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技術的先進性與消費者實際需求仍有距離,而且會增加産品成本。”專家評委認為,當前很多先進技術的應用需要社會基礎設施的完善。對企業而言,對成熟技術的打磨優化更務實。

  “技術要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産品開發要充分考慮普通消費者的駕駛習慣和訴求。”資深汽車媒體人藍河表示,動力性不應該是唯一的産品評價標準,“中國心”要選出的汽車動力領域的“五好學生”,而不是單項技術優秀的“特長生”。

  除了戶外品牌TFO一如既往的支持,本次實車測試活動還獲得京博新能源、富維股份兩家企業的大力支持。京博新能源是一家從事特種燃料研發、生産的企業。企業面向當前新能源汽車中的燃油需求,開發了一系列試驗測試用油和初裝汽油産品,並與寶馬、長城等車企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資料來源:汽車與運動)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