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唇無喙蘭
北京林業大學副教授沐先運日前在京郊密雲發現了北京蘭科植物新種“叉唇無喙蘭”,使得北京市野生蘭科植物種類總數增加到了18屬25種。
沐先運介紹,叉唇無喙蘭個體數量少,十分罕見,此前僅見於四川木裏、陜西洋縣和河南盧氏縣等地,北京市是該物種已知天然分佈的最北界。雖然個頭矮小,但叉唇無喙蘭具有蘭科植物的典型特徵——唇瓣,其深綠色的唇瓣末端分叉。
據悉,蘭科無喙蘭屬全球共7種,我國分佈有三種。它們的獨特在於,自己沒有綠葉,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以製造養分,僅依靠根系借助土壤真菌獲取營養、開花、結實。因此,其對生態環境敏感性較高,種群繁衍易受各類因素的干擾。因地處北溫帶,轄域面積較小,北京市的野生蘭科植物資源優勢相對而言並不突出。過去8年時間裏,沐先運譜寫了北京野生蘭花發現“三部曲”:2013年發現北京蘭科植物“北方盔花蘭”;2017年又發現蘭花新物種“北京無喙蘭”;前不久,他在整理植物資源調查數據時,發現一組拍攝于密雲的蘭科植物照片形態十分特殊,經專家核定,為北京蘭科植物新種“叉唇無喙蘭”。調查還發現該區域同時分佈有一定規模的北京無喙蘭。專家認為,兩種珍稀的蘭科植物生長在同一片小天地裏十分難得。(北京日報 通訊員 鐵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