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冬季兩項中心為冬奧做好準備
來源:北京日報  |  2021-12-29 08:58:35

  原標題:國家冬季兩項中心為冬奧做好準備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為冬奧做好準備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技術樓外景。本報記者 鄧方佳攝

  昨天,作為“相約北京”系列冬季體育賽事的最後一項活動,為期4天的2021至2022冬季兩項國際訓練周在張家口賽區古楊樹場館群的國家冬季兩項中心拉開帷幕。儘管這次訓練周專為打蠟師們測試雪臘而設,並沒有運動員參與,但無論是場館設施、場地造雪,還是志願者服務等方面,都已經為冬奧賽時做好了準備。

  現場觀賽體驗有保障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面積大、場地寬闊。為保證賽時的觀賽體驗,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場館和基礎設施經理陳國徽表示,國家冬季兩項中心以技術樓為中心,將觀眾看臺搭建在技術樓下方及兩側,前端為射擊靶場及罰圈區,中間則設置了兩條賽道,這樣就在小範圍內形成了一種“環抱”的緊湊格局,加上現場有97座照明燈的保障,非常利於現場觀賽及賽事轉播工作。而技術樓的東西兩側還設置了兩塊大螢幕,現場觀眾和工作人員通過大螢幕就可以看到遠端賽道的實時賽況。

  據陳國徽介紹,技術樓堪稱冬季兩項中心的技術大腦,他説:“場館的運行中心就設置在技術樓內,樓內配置有大量的機房,能夠收集賽道以及核心區各個技術點位傳來的信息,它還可以跟北京的主運行中心進行連線,實時了解賽場內外的情況並進行交流。”

  造雪不影響生産生活

  魏慶華是古楊樹場館群的山地運行經理,他和他的部門過去6周在國家冬季兩項中心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造雪。

  國家冬季兩項中心雪道面積近12.5萬平方米,覆蓋它們需要用水6萬噸,成雪10.5萬立方米。而為了保護賽道不被周邊裸露地面上的風沙侵蝕,還要在賽道周邊進行景觀造雪,這部分造雪用水10萬噸,成雪17萬立方米。“這兩部分造雪工作已經全部完成。”魏慶華説,“接下來要進行的是儲備造雪,需要用水3萬噸左右,可以成雪約5.6萬立方米。”

  這些聽起來非常龐大的數字,其實並不會與當地居民的生産生活用水造成衝突,對整個環境也非常友好。據魏慶華介紹,整個古楊樹場館群的造雪用水量不到當地用水總量的1%。這得益於為冬奧會場館群修建的一個20萬噸的蓄水池以及5個景觀湖,它們可以把地表徑流和夏天的雨水收集起來,不僅可以供比賽造雪之用,而且還可以滿足賽場周邊景觀綠化以及農田灌溉。

  志願工作保駕護航

  在志願者領域,據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志願者經理産佳介紹,本次國際訓練周共有90名志願者參與工作,其中31人在閉環內服務,59人在閉環外。而在北京冬奧會賽時,國家冬季兩項中心將有451名志願者全面參與到交通保障、語言服務、媒體運行、場館管理、技術支持、醫療保障、志願者統籌、賽事服務共8個領域的35個崗位中。這些志願者來自於北京、河北兩地的14所高校以及兩地的醫療機構。

  (北京日報 記者 李遠飛 鄧方佳)

編輯:趙春曉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