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冰絲帶”用上京産“心臟” 最先進、最環保制冰技術提升效能20%以上,製冷更均勻
作為北京冬奧會唯一新建的冰上項目競賽場館,國家速滑館“冰絲帶”首次採用全冰面設計,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使用二氧化碳製冷系統的大道速滑館。
1.2萬平方米的冰面採用分區製冷方式單獨控溫,實現同時運行、不同使用。在平滑的冰面之下,盤踞著總長度約120千米的不銹鋼製冷管道,産自北京中德産業園的水泵將冷媒二氧化碳源源不斷地送至末端排管,確保滿足冬奧會比賽要求。
國家速滑館應用的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系統是當前冬季運動場館最先進、最環保、最高效的制冰技術之一。“二氧化碳製冷劑無色無味,環保高效,可以將冰面溫差控制在0.5攝氏度以內,但是運送二氧化碳製冷劑需要很高的壓力,這是一般的水泵難以實現的。”威樂(中國)水泵系統有限公司新興市場區域市場總監肖倫説,如果將冷媒二氧化碳比喻成製冷系統的血液,管道泵就是心臟,制冰時,水泵將二氧化碳製冷劑從儲液罐中通過不銹鋼排管輸送到末端排管裏實現製冷。
“運送製冷劑用的是威樂IL系列管道泵,制冰用水則通過威樂Helix系列立式多級離心泵實現運送。”肖倫説,在冰絲帶項目中應用到的各式水泵全部産于威樂中國位於北京中德産業園的研發製造基地。今年,位於順義區趙全營鎮的威樂全球第二總部項目完成內部裝修並投産,項目在原址基礎上對研發中心、廠房等區域進行數字化升級改造,新增全自動生産線、産品展廳等內容,改造後的産品具有更節能、更環保的良好性能,有效提高研發生産水準和市場競爭力。
相較于傳統製冷方式,國家速滑館採用的二氧化碳製冷系統不僅效能可以提升20%以上,製冷也更加均勻,不會出現各個部位溫度不一樣、冰面硬度不均勻的情況。光滑穩定的冰面,在奧運會級別的高水準體育競技中尤為關鍵。此外,制冰過程中産生的廢熱可用於除濕、冰面維護、加熱場館生活用水等。全冰面模式下每年僅製冷部分就能節省200多萬度電,相當於約120萬棵樹實現的碳減排量,整個製冷系統的碳排放趨近於零。
(北京日報 記者 王可心 通訊員 許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