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播內容總生産量將達6000小時
■將首次全程以4K超高清格式轉播
■部分重要賽事還將以8K格式轉播
■引入“子彈時間”等特效
1月27日,據國際奧會官方微博消息,北京冬奧會將通過阿裏雲向全球轉播,帶來超過6000小時精彩內容。這將是1964年奧運會開始衛星電視轉播以來,又一次重大的技術進步。奧運轉播將不再僅僅依賴衛星傳輸,還將通過中國科技企業阿裏雲支持的奧運轉播雲,走向全球數十億觀眾。
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CEO伊阿尼斯·埃克薩科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北京冬奧會賽事時長約1000小時,轉播內容總生産量將達6000小時,並將首次全程以4K超高清格式轉播,部分重要賽事還將以8K格式轉播。這些內容將通過雲端走向全球。這一新模式將為因疫情影響、不能親臨現場的媒體記者提供便利。傳統的轉播模式要求電視臺提前運輸衛星轉播車、現場搭建網絡專線。雲上轉播則讓全球電視臺在雲端就能接收到直播信號,並提供播放器、短視頻處理平臺等功能,方便媒體進行遠程直播、精彩回放、製作特效視頻和內容集錦。
據介紹,這一雲端轉播平臺曆經四年籌備。2018年奧林匹克廣播服務公司與阿裏雲合作開發奧運轉播雲OBS Cloud,該平臺于2021年東京奧運會首次投入使用,並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進行重大升級,實現高清電視直播和網絡渠道直播同時在雲上轉播。截至目前,阿裏雲已完成轉播雲的最後一輪全球網絡測試,為即將到來的冬奧開幕式和賽事轉播做好了準備。同時,阿裏雲還為俄羅斯、巴西、墨西哥、日本等地轉播電視臺增設專屬雲網絡通道,確保4K/8K內容實現遠程高品質傳輸,並將時延降低30%。
此外,雲上轉播將帶來更豐富的觀看體驗,提供類似“子彈時間”的高自由視角觀賽特效。記者從阿裏雲獲悉,雲平臺將幾十路高清畫面實時傳輸,再由智慧演算法進行毫秒級合成和建模,形成超慢動作、全景觀看的電影特效式畫面。目前“子彈時間”高自由度視角觀賽相關設備,已經在冰立方、國家速滑館進行布設。
在影視作品中,子彈射向主人公,在即將射中時,畫面切換成慢鏡頭,主人公仰身一躍躲過所有子彈,畫面中時間變得極其緩慢,圍繞子彈旋轉360度,為觀眾開啟了全能視角。這一特效多年前在電影行業名聲大噪,不過這一特效最初需要經過長時間、多人員的集中後期製作,一秒鐘的特效,可能需要長達月余的製作時間。在雲上轉播的今天,這樣的特效效果將被自動合成多角度的觀看視頻,伴隨著賽事進行即時播放。
在高自由視角觀賽中,幾十個拍攝視角將形成幾十路4K高清信號內容,同步傳輸至部署于場館的邊緣伺服器和遠程的雲端伺服器。在邊緣伺服器上,對這些高清信號進行快速合成,形成多角度自由觀看畫面,僅僅20秒後,就可以傳輸至轉播中心和電視臺。在冰壺、速滑比賽間歇,這些精彩時刻的全景畫面就能呈現給全球觀眾。
同時,幾十路視角和信號傳輸至雲端,在智慧演算法的支持下,將可在雲上進行快速3D建模,帶來更流暢的觀看畫面。舉例來説,在傳統的技術模式下,即使在賽場周圍安置50個拍攝視角,也無法進行360度畫面的全覆蓋,在合成這些視角時,不同角度之間可能出現“掉幀”的問題,帶來小小卡頓。而在“雲”上進行3D建模,可以讓智慧演算法對拍攝畫面進行學習,在計算機理解其畫面、場景、景深、景別的基礎上,“腦補”出賽場場景,重構出一個可以全視角觀看的“立體模型”。在這種模型上還原出的畫面,就解決了“掉幀”的問題,更加貼近人眼看到的實景賽場。
(北京日報 記者 孫奇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