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二維碼 看“十大看點”場景
一年來,在北京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成員單位共同推動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取得一系列新進展。在評選活動前期工作中,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和北京青年報社著眼社會關注、市民關心、具有推廣價值的名城保護領域事件,梳理出45個備選項目。經反復推敲並聽取專家意見,精選出30個備選項目,對應《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要求,基本上做到空間全覆蓋、要素全囊括,請廣大市民從中選出“2021年度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十大看點”。 本報訊(記者 李澤偉)1月28日,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辦公室、北京青年報社聯合發佈“2021年度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十大看點”,包括北大紅樓等31處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整體開放、、重新制定的《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頒佈施行等。
經過市民投票、專家評議等環節,最終評選出2021年度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十大看點:1.;2.東四南北大街完成環境提升;3.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開街,再現千年駝鈴古道;4.北大紅樓等31處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整體開放;5.皇史宬重新對公眾開放;6.重新制定的《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頒佈施行;7.進京“趕考”路線研究成果發佈;8.“銀錠觀山”美景再現;9.“北京冬季奧林匹克公園”正式落戶首鋼園區;10.平安大街全線重新亮相。據介紹,公眾評選結果和專家評議意見高度一致,體現了全社會參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廣泛共識。一直以來,北京青年報持續關注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為本次活動提供大量文字和圖片素材。近日,主辦方邀請北京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邱躍、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歷史文化名城規劃所的城市規劃師對“十大看點”進行點評,同時摘錄了部分網友留言以饗讀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北京歷史文化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偉大見證,要更加精心保護好,凸顯北京歷史文化的整體價值,強化“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主辦方希望社會各界和廣大市民繼續關心、支持、參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共同擦亮北京歷史文化遺産金名片。
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駛入“快車道”
2021年,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順利推進。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産立法通過市人大常委會二審,印發中軸線風貌管控城市設計導則;完成鼓樓、正陽門箭樓的修繕,考古發掘出正陽橋鎮水獸;全力推進中軸線環境整治,太廟、社稷壇、先農壇內部分非文物建築已拆除,先農壇、天壇內部分單位騰退方案已明確;北京市與國家文物局在第44屆世界遺産大會期間舉辦主題邊會,文化音樂競演真人秀《最美中軸線》播出、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産傳承與創新大賽舉行,中軸線申遺保護社會關注度和參與度大幅提升。
東四南北大街完成環境提升
2021年年初,崇雍大街中段——東四南北大街綜合提升主體工程完工,改造過程中最大限度利用了有價值的舊磚瓦和老構件。這條擁有700多年曆史的大街再現“文風京韻、大市銀街”,展示出北京老城歷史文化的深厚底蘊。
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開街 再現千年駝鈴古道
2021年9月,石景山區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開街。老爺廟改造成為“古道斯存”民俗陳列館,“慶春齋”打造成為老舍主題紀念館……模式口歷史文化街區與進山古道形成完整的京西古道體系,成為西山永定河文化帶上的標誌性文化符號。
北大紅樓等31處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整體開放
2021年,北京大學紅樓、李大釗故居、《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陳獨秀舊居)、京報館舊址(邵飄萍故居)等31處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完成修繕後向社會開放。北大紅樓推出《光輝偉業 紅色序章——北大紅樓與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主題展。中國共産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舊址群整體開放,是北京市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豐富厚重的紅色文化的生動實踐。
皇史宬重新對公眾開放
皇史宬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皇家檔案庫建築群,其建築特點、規制之美和匠心之運別具一格。2021年,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完成對皇史宬北院的修繕和展覽布設,于2021年9月1日起重新對公眾預約開放,踐行了“不求所有,但求所保,向社會開放”的理念。皇史宬參觀內容主要包括北院古建築群和3個專題展覽。
重新制定的《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頒佈施行
經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條例》對“保什麼”“誰來保”“怎麼保”“怎麼用”作出明確規定;提出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納入首都規劃建設委員會工作體系”,從體制機制上明確了名城保護是首都規劃建設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進京“趕考”路線研究成果發佈
2021年9月,北京城市規劃學會三山五園研究中心發佈了進京“趕考”路線圖,通過梳理這一紅色文化脈絡,再現了1949年3月25日黨中央進京歷程,供社會各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銀錠觀山”美景再現
2021年7月底,北京積水潭醫院新北樓完成降層,“燕京小八景”之一的“銀錠觀山”景觀視廊打通。此前,影響景山萬春亭和鼓樓之間景觀視廊的北海醫院和東天意市場也完成降層。為保護老城舒朗壯美、平緩開闊的空間秩序,首都功能核心區內共規劃了36條戰略級景觀視廊。
“北京冬季奧林匹克公園”正式落戶首鋼園區
2021年10月,“北京冬季奧林匹克公園”獲國際奧會批准正式落戶首鋼園區。曾經的修理車間、焦化廠、高爐等工業遺存,如今已經華麗轉身,被打造為集運動健身、休閒娛樂、賽事表演、數字創意、會展服務等於一體的新發展區域,也成為公眾喜愛的“網紅打卡地”,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新亮點。
平安大街全線重新亮相
2021年,平安大街整治提升工程全線完工。平安大街是貫穿老城東西的重要道路,兩旁分佈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記錄了城市變遷和社會發展。通過平安大街林蔭化改造,推動了對老城空間格局和傳統風貌的保護。
(北京青年報 記者 李澤偉 製圖 沙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