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胜

雅安河流众多,河鱼也自然不少,最为出名的就是雅鱼了。

前些天,有朋自远方归来,见面小聚,少不了要点一道砂锅雅鱼,以解朋友思乡之愁。乘着几分酒兴,这个喜欢舞文弄墨的朋友口占一绝:“少小离家走天涯,烟雨旖旎人白发。雅鱼味美与君共,且从卮酒对黑砂。”久别故乡的他,把对时光的感慨、人生的况味、雅鱼的鲜美、砂锅的独特都融入到几句诗中,表达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雅安那浓郁的香味还飘在心头,哪怕一别故乡多年。一个人的胃,往往在童年就基本定形了,乡愁也含有味觉的记忆。我们可以“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但却难以忘记童年的记忆和家乡的味道。

多年前,我一直以为雅安的河鱼都是雅鱼,所以,并不觉得雅鱼有什么好特别的地方。后来才知道,雅鱼可不仅仅是雅安的鱼这样简单,就连唐代大诗人杜甫也对雅鱼大加赞赏:“鱼知丙穴尤为美,酒忆郫筒不用酤。”丙穴就是雅鱼,肉多、质嫩,是川菜里鱼鲜的上乘食材。据说,慈禧太后也对上贡的雅鱼情有独钟,称为龙凤之肉。当然,这个无从考证。

我童年时期,过年过节才偶尔吃上一回鱼。不过,那时应该没有人工饲养的鱼,大多是河里钓上来的鲜鱼。所以,不需要太多的作料,鱼汤鲜美无比,让人难以忘怀。那时,大人在做鱼时,往往会把鱼尾巴用刀切下来贴在厨房墙上,有点以此纪念的意思。而且,鱼往往被做成红烧鱼,很少清炖,可能也是为了下饭吧。我有过被鱼刺伤害的经历,继尔被大人呵斥没有吃相,但最后也往往是通过让我吃酸菜、喝醋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多年后,我才知道,雅鱼产于青衣江雅安段周公河,特别是建于明末清初的望鱼古镇,好像才有正宗雅鱼。古镇因坐落在突兀于山腰的一块巨石,形似一只守望着周公河游鱼的猫而得名。要吃雅鱼到望鱼,这改变了我对雅鱼的认知。

后来,出于工作原因,经常要给外地来的客人介绍雅安风土人情、美食美景。一般而言,外地客人对“三雅”(雅雨、雅女、雅鱼)尤感兴趣,而我对雅鱼的介绍更为深入一些:雅鱼是生长在周公河的冷水鱼,体形似鲤,鳞细如鳟,肉质细嫩,且头部藏着一柄宝剑。相传是女娲补天时,不慎将宝剑掉入水中幻化而成,此剑也是辨别雅鱼真伪的最大标志。雅鱼以天然石浆为主食,其中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我像一个导游背熟了导游词一样脱口而出。

等上了餐桌,客人指着桌上“乱七八糟”的鱼,一脸认真地问:这就是你刚才介绍的雅鱼吗?我只好支支吾吾轻声说,这只是雅安的鱼。心想,如果真的上了雅鱼,接待就超标了。我希望客人只有鱼的七秒记忆,所以,有段时间,我对雅鱼没什么好说的了。简直有点像《南史》中讲到江南鲍鱼“一枚直数千钱”,岂是我辈经常能吃的盘中餐?

自古以来,喜欢吃鱼者甚众,让我最难以忘怀的是晋代张翰。他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鲈鱼,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其实,鲈鱼之思只是他抽身的借口,回乡正好保全性命于乱世。王莽忧懑不能食,亶饮酒,啖鲍鱼,也被班固用这种春秋笔法讽刺一番。

砂锅雅鱼是雅安的一道名菜,为咸鲜味型,常以筵席压台戏最后出场,近年来又改为筵席头菜奉献食者。入席后的砂锅内仍保持沸腾状,鲜香四溢,鱼嫩汤鲜,使食者难以忘怀。风味可以想见到,真是不一般。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雅鱼的身价也被人工养殖拉低了一些。

那天,朋友给我说,你不是爱周末乱炖吗?通工小区边上停车场的门卫室有低价雅鱼出售。这真是喜欢雅鱼者的福音,买上一条,用荥经砂锅乱炖一锅,竟与餐馆的味道无多大区别,家人们“浅斟细嚼意未足,指点杯盘恋余馥”,弄得我也不知道,到底是我烹饪技术好还是食材好。也许兼而有之吧,我得意地想。

如今,雅鱼走入寻常百姓家,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喝一盅雅鱼汤,已成为雅安人的生活习惯,并谓之“雅鱼八盅”。而雅鱼的做法,好像也只有清炖才是对它最高的礼遇了,才能让人们品味到它本身的鲜美。

人无贵贱,食材也当如是。我自诩是鱼的天敌,周末爱在市场买上一条鱼,或红烧或清蒸,有时也不在乎它是不是正宗的雅鱼。只要做法得当,普通的一条鱼,也会被烹制得有滋有味。雅鱼也好,雅安的鱼也罢,只要能妥帖抚慰一家人的肠胃,在我看来就是妙馔,就是最好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