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越明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
首都文化創新與文化工程研究院副院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創意與可持續發展中心諮詢委員
導語:文化遺産的數字化有兩個關鍵點,分別是代際傳承和數字創新。在佈局文化遺産數字化時,文化遺産數字化浪潮的初心在於歷史的尺度、空間的尺度、時間的尺度及代際差異。文化遺産重心的關鍵詞是聯結。聯結的四個層面由淺入深,目的都是在讓更多的人從認知者向行動者轉化,這也是文化遺産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核心,讓我們的未來擁有更多致力於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的力量。
在思考《文化遺産數字化浪潮:初心與重心》這個標題時,我想展現的是國內外的兩種狀態:第一種狀態是今天的技術熱點,比如元宇宙和數字化數據庫的建設。第二種狀態是在文化界和科技界存在的問題,比如對我們而言,是否所有的數字化都有助於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這是否是文化遺産傳承的最佳方式。Harriet Beecher Stowe曾説,“The past, the present,and the future are really one:They are today.” 連接過去、現在、未來,只有一個要素,就是當下,就是我們今天應該如何作為。
我把文化遺産的數字化轉化為了兩個重要的詞彙,第一個詞彙是代際傳承,第二個是數字創新。代際傳承指把傳統的資源進行當代的理解、當代的應用。然而,我們過去對文化遺産可能存在刻板印象,認為文化遺産就是屬於過去的、古老的、和我們今天的連接感並不是那麼強烈的東西。而代際傳承要實現的是對傳統價值的當代理解,讓文化遺産具有更多可能性,去面對未來的機遇和挑戰,這是第一個層次。
第二個層次是數字創新。數字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的支柱行業,它的主要從業人員是青年人士,而青年在我們看來是數字原住民:他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包括了解世界的方式都是數字化的。如果解決不了數字化的問題,也解決不了文化遺産的認知擴散和傳播呈現的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數字化是一種形式,而創新是它的本質。我們看到很多數字産品把這兩個關係倒置了。
一、正確理解數字化相關概念
第一組概念,我們專業領域裏面數字化到底是什麼?它和數據轉化是什麼樣的關係?我們今天關注更多的是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把現有的文博資源,把以前的物理形態的資源轉為數字化的形態。轉化成數字形態本身不是問題,問題是轉化成什麼樣的數字形態,怎麼樣的數字形態才更能為我所用。這裡有大量的文博數據,怎麼來建立數據標簽,怎麼來迎合使用者需求的習慣來實現應用,這恰恰是需要我們今天在建立文化遺産數據庫裏面著重強調的——它的應用性。
正是有了數據化的基礎,才能夠完成數字化轉換,因為數字化轉換永遠在路上,而數據化,叫做“與時間賽跑”。我們知道文化遺産受到各種影響,包括氣候等自然影響、戰爭等人為影響,因此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迫在眉睫。從時間角度來看,數據化是最迫切的,而數字化永遠在路上。
第二個概念,文化遺産的數字化傳播究竟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擴展公眾的趣味度,還是為了增強行業受眾表達文化遺産的更多可能性。在數字化浪潮中出現的旨在以交流為目的數字化産品,更多作用於受眾的認知,解決的是基礎的認知。但事實上不同的人群對文化遺産的興趣度、認知度是在不同層次的,需要向深度擴展。在解決了基礎認知之上,能夠給不同知識層次的受眾有梯次化的文化遺産知識,可能是我們更需要的。
第三個概念,産業開發和價值增值,我們在探討文化遺産數字化的時候,會談到數字産品、項目或者産業運作的可能性。但這有一個平衡,比如我們做很多産品和項目的初衷,究竟是優先考慮産業為主,還是市場利益為主,抑或是著重考慮它對原有遺産價值的增值?我們花了很大的力氣把文化遺産的數字化推動到較高層次上,也推出了很多市場上非常有價值的、回報率非常高的産品,但卻沒有提升受眾對於文化遺産的認知,沒有優化文化遺産的印象,出現了舍本逐末的情況。對這種現象我們要保持警覺。
二、文化遺産 數字化的初心
我們在佈局文化遺産數字化時,有四大難點。
第一個方面,歷史的尺度。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很多遺産是自然消失的,有的遺産已完全看不見,叫做遺址。在歷史的尺度上,如何通過數字化留住這些遺産,這是突破歷史尺度來彌補遺産自然流失的過程。
第二個方面,空間的尺度。作為研究者或遊客,在接近遺産的時候都會有一種感覺,無論是在遺産地停留一個小時,一天,或者一個月,能夠接觸到的遺産在空間程度上一定是單維的空間:視角上是局部的,點位上是局部的。比如中軸線,中軸線很大的難點就在於因為它是一個空間的佈局,任何一個局部的角度都無法完整呈現其空間面貌。這是遺産的痛點,數字化實際上也在竭力突破。我們可以通過各種維度的全局觀,讓個體來突破局限性,全觀式理解遺産地。
第三個方面,時間的尺度。文化遺産之所以叫做文化遺産,是因為很多文化遺産是儀式化的,在特定時刻和特定地點、人物組合在一起。特定的時刻才會激起我們共同的記憶,但是當個體接近遺産時,不可能在這個特定時間和地點。這就是突破時間的尺度,讓每一個人都可以通過數字化産品項目,即使不在特定的時間,卻能夠體驗到特定時刻的儀式感。
第四個方面,代際差異。每一代人在接受文化遺産的時候,關注點是不同的。比如10歲到20歲的青年可能更傾向於遊戲的方式, 20歲到30歲的青年更希望通過社交媒體來探討。不同的代際對不同媒體的使用決定了我們要針對不同受眾,投放不同的數字樣態。
三、文化遺産 數字化的重心
文化遺産重心的關鍵詞是:聯結,因為這個世界就是聯結。遺産本身是過去、現在、未來的聯結,這個聯結還是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聯結、和更多人之間的聯結。聯結的核心是拉近距離。
從社交距離學、心理學概念來看,任何文化事物和消費者之間社會性距離大概有四種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認知感,僅僅知道這個東西的存在,卻並不知道它究竟是什麼。第二個層次是感興趣,有意願了解更多。第三層次是有參與的意願,不僅僅知道它是什麼,還想知道我能為它做些什麼,這已經進入了一個主動的層面。第四個層面是行動者變成了文化遺産地的志願者,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為文化遺産的保護和傳承做一些貢獻。
我們所有數字化傳播的産品和項目目的都是在讓更多的人從認知者向行動者轉化,這也是文化遺産可持續發展的一個核心,讓我們的未來擁有更多致力於文化遺産保護和傳承的力量。
具體案例
案例一
敦煌H5案例是通過趣味傳播展開的互動體驗。該項目以社群分發形式,讓年輕人對敦煌産生興趣。
案例二
意大利外交部推出一個文化遺産遊戲項目“奇跡之地”,設計核心是讓更多人了解遺産資源和其他城市資源之間的關係。其他城市的資源包括設計元素、美食元素、自然元素、藝術元素等,這些都可能和遺産有關,因此,該項目整體運行的理念是如何讓遺産資源産生PLUS+的效果。
案例三
首爾昌德宮5G+AR文旅體驗項目超越了傳統建築本身,使遊客在手機端能夠看到與傳統建築相關的知識,通過5G+AR實現沉浸式體驗。
一項文博資源數字化的調查結果清晰展現了青年人群對於四類數字文博産品和服務的偏好度。我們發現這四類産品是年輕人特別關注的,其中最高的是高科技展演,即把文化資源和演出的文化藝術的業態相結合;其次是AR/VR的體驗,産生新奇感;第三個是數據博物館的智慧導覽,第四個是遊戲産品。基於這項調研我們發現文化遺産數字化在人群的拓展上是非常有利的,轉變的可能性也很大。
最後,文化遺産的數字化是三位一體的,首先是遺産為本,所有數字化需要考慮是為文化遺産增值,而不是損害公眾價值,或是産生社會倫理問題。其次以數字為媒,再次是創意為核。創意的程度有多大,能夠激發年輕人的參與意識、互動體驗增值的可能性就有多大,只有把這三個合為一體,才能實現文化遺産的多樣化表達,多樣化表達才能進而實現文化遺産的可持續發展。
圖片來源:專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