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7月16日電(記者顧小立、張璇)走進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未來科技城,幾幢寫字樓矗立在寬闊的道路兩側,未來科技城內的人工智能小鎮裏一派忙碌的景象。極具活力的創業氛圍讓不少創業者相聚於此,親眼見證著智慧製造産業的高速發展。
高通中國·中科創達聯合創新中心、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阿裡巴巴-浙江大學前沿技術聯合研究中心、中國信通院5G研究中心……近年來,一大批前沿科技領域的企業紛紛入駐小鎮,數字化已成為這些企業的發展“引擎”之一。
在智慧小鎮的寫字樓裏,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通過“意念”控制的智慧倣生手,它運用腦機介面技術將數據轉化為指令,幫助殘障人士重新獲得手部功能。
2019年6月6日,在位於杭州人工智能小鎮的浙江強腦科技有限公司內,一名殘障人士在試用人工智能手臂來抓握水杯。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我們專心推動數字技術産業化,也能迅速匹配産業的上下游。”強腦科技高級副總裁何熙昱錦告訴記者,平臺與生態對於當下智慧製造企業發展十分重要。在未來科技城,他們已能快速為新産品在各個行業找到最匹配的應用場景。
“這樣一隻高度靈活的倣生手,讓醫學界的朋友看到了智慧製造‘跨界’生長的無限可能。在未來,智慧製造技術的發展絕不會局限在城市工業區的一間間廠房內,在衣食住行、科教文衛等各個領域,人們都將逐漸感受到智慧製造的奇妙力量。”何熙昱錦説。
在浙江,智慧製造近年來融入各個産業領域的發展之中,各項優質前沿技術深度賦能千行百業,各地“産業大腦”能力中心已有大批組件得到應用。不少企業在智慧技術的使用中還拓展了平臺化設計、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等新模式,探索出“雲工廠”“雲産線”等産業組織新形態。
魯班鎖、孔明鎖、木拼圖……來自浙江省麗水市雲和縣多家中小企業的木制玩具,在寧波貝發集團的展廳裏“足不出戶”便可被全球各個地區的國際客商遠程實時預訂下單。貝發文創産業綜合體總經理安江説,“文器雲”平臺的建設,讓跨越萬里的商務協作實現了“一鍵直達”。
“‘文器雲’是我們在文具行業打造的數字化平臺,通過該項平臺賦能,貝發加強了産業鏈上下游夥伴企業的技術合作。出自貝發文具工業設計中心的創意,正為越來越多中小企業的生産線帶去新的活力。”安江説,今年以來,木制玩具已幫助雲和中小企業拓展了數百萬美元的收入。
帶動更多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實現共同發展,已成為當下不少浙江行業龍頭企業的共同選擇。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依託“産業大腦”深化産業鏈、供應鏈融通協同,加強設計、採購、物流、製造、銷售等各環節業務數字化管理和一體化協同,帶動産業鏈上下游企業數字化能力提升和産業資源共享,是智慧製造為“數實融合”增添新動力的關鍵所在。
下一步,浙江將通過推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等六大主要任務,聚焦“415X”先進製造業集群,以“産業大腦+未來工廠”賦能生産方式轉變、産業鏈組織重構、商業模式創新和産業生態重塑,提升製造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水準,加快全球先進製造業基地和全球數字變革高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