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風鹽韻”千年緣,“跨山越海”再起航——江蘇鹽城全力打造“産城融合”中韓産業園
來源:新華網  |  2023-11-02 10:04:40

  新華社北京11月1日電 11月1日,《新華每日電訊》發表題為《“韓風鹽韻”千年緣,“跨山越海”再起航——江蘇鹽城全力打造“産城融合”中韓産業園》的報道。

  如果您沒有到過江蘇鹽城,第一次走在大街上可能會有些恍惚,以為走錯了地方:大大小小的路牌、不少飯店的名字,甚至連垃圾桶都標注著韓文,怎麼像是到了吉林省延邊州?

  走進位於東部沿海的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悅達起亞、SK、摩比斯、京信電子、鬥天等一眾韓國企業,更是不時映入眼簾,昭示著這座沿海城市與韓國有著不同凡響的深厚淵源。

    “車”越山海:一花引來百花開,又借絲路出海行

  關於鹽城與韓國的歷史淵源,有記載道:唐元和十一年(西元816年),新羅國王子金士信乘船來唐,途遇“惡風”,隨行船隻多被風浪吞沒。金士信隨浪漂浮九死一生,來到楚州鹽城。地方官員厚禮相待,並跨越千山萬水送他至京城長安。

  由於路途遙遠,當年熱情的鹽城百姓送王子去長安的交通工具,或許是駿馬,也可能是馬車,已不可考;但可以確定的是,當歷史的腳步進入本世紀,“以車為緣”是兩座城市交往的最好注腳。

  本世紀初,韓國起亞自動車株式會社有意向在江蘇境內落戶,幾經考察落地鹽城,組建了中韓合資大型汽車企業——東風悅達起亞。2002年11月18日,第一輛合資車型千里馬在鹽城下線。

  自此,隨著首批起亞的韓國管理和技術人員來到鹽城,他們的家屬子女也相繼來鹽……一家跨海而來的車企,延續了鹽城與韓國的千年緣分。

  2005年10月28日,東風悅達起亞第二工廠奠基。到2010年建成時,東風悅達起亞産能提升至45萬輛,成為一家大型現代化、綜合性乘用車製造企業。

  一花引來百花開,東風悅達起亞吸引了近千家産業上下游企業入駐鹽城。隨著中韓人員往來日益密切,又吸引了如韓國料理、韓國製造等方方面面的投資,高峰時在鹽城的韓國人近兩萬人。

  東風悅達起亞第三工廠2012年6月奠基、2014年初投産,是由衝壓、焊裝、涂裝、總裝及發動機車間組成的全自動生産線。在高大寬敞的車間走上數百米,也見不到幾個工人的身影,更多的是一支支上下飛舞的機械臂,平均每50秒就可以有一台車從這裡下線。

“韓風鹽韻”千年緣,“跨山越海”再起航——江蘇鹽城全力打造“産城融合”中韓産業園

 

    中韓(鹽城)産業園友誼橋

  落戶鹽城以來,悅達起亞累計銷售整車超600萬台,帶動了近800家韓資企業落戶當地,並且在全國合資車企中率先實現整車出口。之後,起亞陸續在其他地區建廠,但鹽城一直是它在中國的“第一故鄉”;而在鹽城人心目中,悅達起亞早已成了鹽城工業的一面旗幟。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週年,10月17日至18日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作為“一帶一路”節點城市,鹽城積極借“一帶一路”增進互聯互通,讓越來越多的“鹽城造”跨山越海、暢達全球。

  9月初,三千多臺悅達起亞汽車從鹽城大豐港碼頭駛上滾裝船,踏上前往菲律賓、沙特等21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之旅”。2018年以來,悅達起亞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開拓整車和CKD業務,今年1月至9月,悅達起亞累計出口整車同比增長74%,産品遠銷東南亞、中東、中南美、中非等70多個國家和地區。

  瞄準“到2029年,鹽城工廠出口規模提升至25萬台以上”的目標。這家曾經跨海而來的企業,又將借助“一帶一路”戰略“出海”擴大出口版圖,在積極融入“雙循環”進程中行穩致遠。

  新能源汽車是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也是鹽城經開區未來産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該區依託汽車及新能源汽車産業基礎,大力推進汽車産業綠色轉型,1-9月份汽車産業開票銷售同比增長23.6%。

    築“園”引鳳:産業園百鳥爭鳴,産業鏈多元蝶變

  有“車”為緣,後來的密切交往就自然順理成章:2015年6月,中韓自貿協定簽署,鹽城成為中韓産業園地方合作城市;2017年12月,國務院批准設立中韓(鹽城)産業園,為深化雙方全方位合作搭建了國際化平臺。

  談起鹽城與韓國的頻繁往來,鹽城韓商會會長劉九根如數家珍:“從1993年首個韓資項目落戶以來,鹽城與韓國12個城市締結友好關係,開通鹽韓國際全貨機航班和海上直航航線,集聚起亞、SK、摩比斯、京信等韓企800多家,總投資超130億美元。”

  鹽城經開區位於鹽城市區東大門,是中韓(鹽城)産業園産城融合核心區,經開區管委會主任顧明東告訴記者,中韓(鹽城)産業園堅持以對韓合作為特色,搶抓共建“一帶一路”、RCEP實施等疊加機遇,聚焦汽車、新能源裝備等産業,今年利用韓資將佔江蘇全省60%以上。

  尤其是,以悅達起亞、華人運通、摩登汽車等整車企業為龍頭,引入韓國SK動力電池鹽城基地項目,先後建成開放江蘇新能源汽車産業園、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研究院、中汽中心試驗場、華人運通全球首條“智路”等一批産業載體。

  特別是今年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超出預期和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的局面,鹽城經開區充分利用中韓産業園開放平臺,全面拓展對韓交流合作,每月在韓國開展經貿活動,不斷暢通産業循環,突破重大項目,為推動經濟運行持續好轉提供了有力支撐。

  今年8月,中韓(鹽城)産業園入選江蘇省國際合作發展典型案例,成為江蘇省商務廳認定的創新性強、成效明顯的9個省級國際合作園區之一。目前,中韓(鹽城)産業園依託發展基金,累計投資項目28個,落地總規模達146億元。

  “中韓(鹽城)産業園對韓合作範圍從過去的以汽車為主,現在已經擴展到了多個産業鏈,鹽城對韓經貿合作不斷登上新的臺階。”顧明東對産業園的發展成竹在胸,“我們提出要充分發揮園區主陣地、企業頂梁柱作用,用好中韓FTA、RCEP經貿規則,以新能源汽車、光伏、動力電池出口‘新三樣’為重點,支持企業持續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際市場,深度融入全球産業鏈供應鏈,全年外貿進出口占全市1/3。”

  “SK動力電池鹽城基地二期項目是江蘇近年來最大的外資項目,也是SK集團在中國第一個百分之百投資的動力電池生産基地項目。項目總投資25.3億美元,佔地610畝,規劃年産能達30GWh。”

  據鹽城經開區SK動力電池項目專班負責人姜偉介紹,該項目一期規劃産能27GWh,目前已經全部滿負荷生産,今年1-9月産能發揮同比增長83%,開票銷售同比增長107%,預計全年實現開票銷售突破200億元、年納稅超10億元。

  在中韓(鹽城)産業園裏,以SK動力電池項目為龍頭,匯集了上下游産業鏈企業25家,年産能63.5GWh。

  同時,晶硅光伏産業也持續發力,通威、天合、阿特斯等行業前十強的企業相繼落戶。今年1-9月份,光電光伏開票銷售同比增長33.8%,到2025年,光伏電池組件量産産能將達到100GW,向全球“能源光谷”全力衝刺。

  劃焊、排版、疊焊、裁切……在通威太陽能(組件)鹽城基地,記者看到,一座座現代化廠房拔地而起。據通威太陽能(組件)鹽城基地總經理翟緒錦介紹,基地設備進場安裝調試只用了10天時間,從開工建設到首件組件成功下線僅用了145天,刷新了行業紀錄,彰顯了鹽城經開區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速度。自5月25日首件組件順利下線以來,公司産線持續調試爬坡,産能陸續釋放。

  目前,鹽城經開區已擁有中韓産業園、國家級開發區、國家級綜保區、國家跨境電商綜試區等4塊“國字號”金字招牌,以全市1/80的土地,創造出全市1/8的規上工業開票、1/3的外貿,已發展成為鹽城對外開放主陣地、重大項目集聚地和重要特色産業高地。

  11月3日至7日,2023年第五屆中韓貿易投資博覽會將在鹽城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前四屆博覽會參展參會人次超10萬,貿易成交額約70億美元,簽約産業項目191個、總投資額近2700億元,獲評“國家品牌展會”。

  據悉,第五屆中韓貿易投資博覽會設中韓兩國四園和友好城市、産業投資展區、中韓貿易展區、國際貿易展區、名特優品五大展區,重點展示汽車、新能源裝備、電子信息、智慧製造、現代服務業等五大産業。

    産城融合:“韓風鹽韻”添地標,“第二故鄉”成口碑

  “我2002年就來過這裡,那時要經上海坐六七個小時的大巴。路面不平,車也不多,路上有自行車、馬車、牛車,一到晚上就漆黑一片。”悅達起亞業務支援部部長金暎湖,對鹽城既熟悉又陌生,這次才來4個月,就已經深深喜歡上了這裡,“沒想到變化這麼大,在這生活跟韓國沒有太大差異,甚至交通、購物更加方便。”令人驚奇的是,他還考取了中國駕照,自己開著悅達起亞的SUV獅跑拓界車到西安玩了一圈。

  更讓金先生沒有想到的是,鹽城也有“東大門”。首爾的東大門市場不僅是旅遊觀光景點,更是韓國人心目中的“購物天堂”。為了打造一座中韓文化交流的特色城市,鹽城經開區對標韓國仁川松島新城,堅持國際化視野,融合韓風鹽韻、國際元素,高標準規劃建設韓風國際文化名城,東大門中韓國際街區正是該區重點打造的地標項目之一。

  還沒到“東大門”門口,大老遠就能看到摩天輪緩緩轉動。園區中央,湖水清澈,韓國情調的各類建築沿湖邊而建。“特色餐飲區”“夜經濟區”“創意生活區”“休閒文化區”圍湖排列,集購物、娛樂、文化、旅遊、生態功能于一體。加上定期舉辦音樂節、IP展、藝術展、文藝季、時尚秀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這裡儼然已成為高流量傳播的國際化品質街區。

  細數一下,近年來鹽城經開區中韓主題的商業新地標接連建成:2020年中韓迎賓苑正式營業,2021年中韓文化客廳對外開放,2022年中韓國際街區“東大門”盛大開街,今年5月中韓文化廣場鹽城鳳依湖開放、KK·季高兔窩窩PANCOAT樂園一期投入經營……

  “我們不僅要建設一流的國家級産業園區,還要全力打造國家産城融合示範區,讓鹽城成為韓國朋友的‘第二故鄉’。”鹽城經開區黨工委書記王旭東表示。

  此外,北師大鹽城附屬學校、外國語學校、建築設計院、婦幼保健院、寶龍城市廣場等一批生産性和生活類服務項目已投入運營,中韓友好醫院、中韓文化交流中心等一批提升城市服務能級的配套項目正加快推進。

  如今的鹽城經開區,韓風濃郁、特色彰顯,許多韓國友人長期在鹽工作生活,同時也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地人。目前,鹽城經開區擁有20萬城鎮居民和10萬産業工人。居住人口持續增長,顯現出這座城市釋放出的勃勃生機與無限可能。

  展望未來,王旭東信心十足:“鹽城經開區堅持‘以産興城、以城促産、産城融合’發展方略,不斷完善城市配套,提升城市能級,已經從最初單一的‘産業園區’發展為‘城市新區’,實現了從‘産’到‘城’的嬗變,走上了一條高品質發展的産城融合之路。”

編輯:宋姝君
2024“Water of China!打卡中國最美水源地”網絡國際傳播活動_fororder_2024打卡中國最美水源地-banner-700x190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