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導讀:札幌,位於日本北海道道央地區,為全日本人口第五多的城市,也是日本的政令指定都市之一。札幌是日本知名的觀光都市,其完美貫徹了生態發展的理念,整個城市都被綠色環繞,工業造品在這裡與自然巧妙結合,構成了札幌獨特的城市景觀。札幌市最富盛名的景觀是位於市中心的兩條呈十字交叉形狀的馬路,其間洋槐遍佈,還有各種不同的植株根據季節變化漸次開放。它們作為札幌市的城市中軸線,見證了札幌的發展和繁榮,引領著這個城市不斷開拓生態發展的可能性。在實現創意生態中軸線建設的過程中,為世界城市建設帶來了新的參考。
概 覽
一、承載札幌發展重心的東西向水路主軸——“大友堀”
二、兼具生態通行意義的南北向城市綠軸——“大通公園”
三、札幌未來的城市發展
一、承載札幌發展重心的東西向水路主軸——“大友堀”
“札幌”這一地名起源於北海道原住民阿伊努族的語言阿伊努語。由於距離日本中心較遠,且受北海道族裔與大和民族差異的影響,札幌在19世紀以前並未開啟城市化進程,也沒有建立正式的城市格局。
札幌得到大規模開發則是在19世紀中期之後。在這一時期,札幌以創成川為南北主軸,建立起了規整的城市。1857年,江戶幕府開始派民眾開拓札幌地區。1866年,大友龜太郎以流經札幌市內的豐平河的支流為起點,開始進行對大友堀的挖掘工作。作為札幌農業灌溉的排水渠道,大友堀是一項重大的建築項目,其綿延約4公里,為當地黃洋蔥種植的大力發展,後續札幌的城市建設奠定了基本格局。
大友堀舊景(北海道大學圖書館所藏)來源:http://branchdish.livedoor.blog/archives/2021-05.html
1869年,日本在北海道的中央地區設置開拓使,並設立札幌本府,札幌的城市規劃歷史由此正式開始。札幌的建設計劃由時任開拓判官的島義勇提出,他以京都的城市規劃為基礎,首先將札幌的博野地區以渡島通(如今的大通公園街道)為東西軸劃分為南北兩部分,並以已經建成的大友堀為南北軸劃分為東西兩部分,政府辦公室和學校位於北側,商店和房屋位於南側,工廠位於東側。根據1889年時的札幌市地圖,可以清晰看出札幌四方齊整的城市佈局,街道以有規律的縱橫交錯模式相交,就像圍棋遊戲中的棋盤。時至今日,規整網格狀的街道仍然是札幌的閃亮的城市名片。
開拓初期時札幌市的道路佈局(藍色部分為大友堀)來源:https://www.city.sapporo.jp/kensetsu/stn/doroshiryo/rekishi.html
此外,札幌對於城市中軸大友堀的建設也沒有停止,1874年,大友堀改名成為創成川,河道總長14.2公里,流經面積為19平方公里。它作為城鎮發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原先用於向農業地區輸水灌溉的基礎上,還承擔著工業輸水、貨物運輸、火災防護的重要作用。雖然它的作用和責任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漸變弱,但作為首都和城市中心的水路,這條河仍然受到城市居民的歡迎。
改名後的“大友崛” 什麼是創成川大道
以創成川為基礎,札幌建設了創成川大道。創成川是札幌城市的象徵,是札幌市中心南北交通的主軸,連接著從原北海道政府總部前的“北三通”大道、東西方向的主軸大通公園和北海道主要的娛樂區。札幌政府為了準備1972年冬季奧運會,在此修建了兩條南北向的地下通道,但由於後來城市的發展和交通的增加,出現了交通堵塞等問題。因此,札幌政府于2002年建造了一條新的地下通道,作為南地下通道和北地下通道的延續,並在地面上開發了一個全新的濱水綠地和廣場空間,也就是後來的創成川公園。札幌市政府希望在保護支持了札幌發展並被用作市民生活場所的創成川的基礎上,通過利用線性河流的空間特徵以及水和綠色植物的元素,創造一個嶄新的綠色和步行軸。同時,這條地下通道將連接大通地鐵站周邊的“札幌地下街”和JR札幌站周邊的地下街等地下步行空間,形成地上地下一體化的城市公共空間系統,為提高了各地面公共空間的可達性創造條件。
創成川地下通道切面圖 來源:http://www.nilim.go.jp/lab/bcg/siryou/tnn/tnn1029pdf/ks102908.pdf
在經過系統的地下公共空間改造之後,創成川大道的通行速率得到了顯著提升。該方案成功分離了市中心的經過車輛和出入車輛,地下通道承擔了地面約30%的交通流量,在北3通和南5通之間的路段,高峰時段的行駛速度增加了一倍。同時,該區還成為了著名的市民休閒放鬆的地方,各種活動在此舉辦。從2011年4月到2012年1月,舉辦了23場活動,活動持續總時長為73天。通過建立一個連續的地下通道和在地面上開發一個親水綠地,創成川大道已經從東西城區之間的分割線轉變為一個連接符,使其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在此影響下,東西方向橫穿創成川的行人數量也顯著增加,該地區變得更加熱鬧。
札幌創成川大道目前的景色 來源:http://www.nilim.go.jp/lab/bcg/siryou/tnn/tnn1029pdf/ks102908.pdf
二、兼具生態通行意義的南北向城市綠軸——“大通公園”
大通公園是札幌的南北主軸所在地。它是人們悠然休閒的場所,同時也是北海道具有代表性的節慶活動的會場。冬季有冰雪節、札幌雪祭;春季有丁香節;夏季有YOSAKOI索蘭節以及露天啤酒節;秋季有北海道美食大匯聚的金秋節。每一個季節都有不同的情趣,受到許多遊客和市民的歡迎。
大通公園俯視圖 來源:https://www.sapporo.travel/zh/spot/facility/odori_park/
在札幌設計城市佈局之初,就存在一條南北向的城市主軸。根據島義勇留下的城市建設藍本《石狩國本府指図》來看,他希望在首府的正前方建設一條向南延伸的12間寬的大道,作為政府辦公室和城鎮房屋之間的防火隔離帶。1871年,岩村通俊參考島義勇的設想,在札幌的城區中心建設了一條防火線,將城市中心劃分為北部的政府辦公區和南部的住宅及商業區。1872年,這條防火線取名為“後志通”,火線兩側的道路按照南北方位分別被取名為“浜益通”以及“渡島通”。由於太過複雜,其改為了目前札幌所使用的街道名稱,而中央的防火線也更名為如今的“大通”,即大通公園所在的區域。
大通公園及其周邊建築示意圖 來源:https://odori-park.jp/history/
大通,作為“日本100條最佳道路”之一,時至今日,仍然是札幌重要的城市發展綠色軸線。坐落于其中的大通公園,是札幌的心臟所在。大通中央不作為交通要道,而作為生態以及活動平臺的傳統早在1881年已經確立,當時在此建立了“大通花草園”。該公園佔地6000平方米,移植了許多札幌政府花園種植的花卉和植物。這一園區展覽持續兩年之後,在1878年,大通舉行了一個臨時的農業博覽會。此後,隨著城鎮的發展,公園的用途不斷擴展,除了作為花卉展覽場地,也開發了包括作為運動場和慶祝活動的用途。自1950年開始的札幌雪祭將大通公園作為活動的主會場,1972年冬季奧運會以及2020年的東京奧運會都將大通公園作為活動項目場地,其重要程度可見一斑。
大通的土地利用的變化 來源:https://odori-park.jp/history/history_detail03/
如今的大通公園,是在世界知名的“緊湊型”綠軸。它與札幌中心區核心地段的城市肌理緊密貼合,車水馬龍穿行在公園兩側,形成了札幌獨特的城市景觀。大通公園從大通西1丁目延伸到大通西12丁目,長約1.5公里,寬約75米,面積約7.8公頃。它地處札幌的心臟,是辦公樓街區中的綠洲,被種植著丁香、榆樹等92個種類約4700棵樹木的林地所環繞。在草坪、花壇的周圍,觀光客與市民們自得其樂地放鬆身心,享受著自然的饋贈。
三、札幌未來的城市發展
大通公園和創成川作為札幌市中心重要的軸線和寶貴的歷史的遺産,讓市中心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活力。它們不僅引領札幌市的發展,也引領著全北海道的進步。札幌市于2016年5月制定了《第二次市中心城市發展規劃》,作為新時期市中心城市發展的指導方針,其中大通公園和創成川中心軸線的作用被進一步強化。根據規劃,札幌將在城市發展中協調推進步行網絡、公共交通、自行車、停車和貨物裝卸等方面的綜合工作,為市民和遊客創造一個獨特的城市空間,提供有吸引力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札幌市在2030年左右將面臨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國土交通部正在考慮進一步增強創成川大道的通行能力。同時,新幹線將於札幌通車,目前正在考慮各種建設計劃,旨在充分利用新幹線開通的好處,促進城市發展,振興札幌的同時,為整個北海道帶來發展的福音。而札幌的城市軸線也將繼續在未來引領整座城市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范煒,金雲峰.基於類型對比的城市中心區緊湊型綠軸特徵研究——開放空間尺度、構成與慢行友好型邊緣分析[J].國際城市規劃,2020,35(06):52-61.
[2] 冠華.北海道最美麗的城市——札幌[J].百科知識,2017(04):59-62.
[3]吳珊珊,莊宇,葉宇,陳傑.城市公共空間耦合開發——以日本札幌為例[J].城市建築,2020,17(16):46-48.
其他參考資料:
[1]札幌市概要:https://www.city.sapporo.jp/kokusai/city_profile_cn.html
[2]札幌城市規劃手冊:https://www.city.sapporo.jp/city/chinese/documents/senryaku-gaiyo_all_en.pdf
[3]札幌市中心的交通舉措:https://www.hkk.or.jp/kouhou/file/no678_survey.pdf
[4] 札幌市創成川通策劃方案:https://www.mlit.go.jp/road/sisaku/dorokeikan/pdf/001.pdf
[5]札幌歷史文化手冊:https://www.city.sapporo.jp/shimin/bunkazai/bunkazaisanpo.html
[6]札幌城市中心區規劃戰略:https://www.city.sapporo.jp/kikaku/downtown/plan/documents/senryaku.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