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彩繪陶騎馬儀衛俑。人民日報記者 鄒雅婷攝
北魏石雕武士像。人民日報記者 鄒雅婷攝
山西大同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地處古代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交錯帶,成為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舞臺。在歷史長河中,這裡曾是北魏國都、遼金西京、明清重鎮,是4—5世紀絲綢之路、明清萬里茶道的重要節點,也是中外文明交流互鑒的見證地。
在大同市文瀛湖畔,矗立著一組造型獨特的建築——大同市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大劇院,它們共同組成了大同市醒目的文化地標。博物館建築融合大同火山、雲岡石窟、龍壁文化等元素,呈相互盤旋的雙“S”造型,宛如行將騰飛的巨龍,也寓意民族融合。
追憶古城滄桑
大同市博物館前身為1959年開放的大同市文物陳列館,1963年更名為大同市博物館。新館2014年底對外開放,佔地面積5.1萬餘平方米,建築面積3.2萬餘平方米。現有館藏文物17萬餘件,包括石器、陶瓷器、銅器、木器、書畫、文獻、化石、壁畫等,其中珍貴文物2.2萬餘件。
大同市博物館實行“總分館制”,除總館外,設有梁思成紀念館、平城記憶館、明堂遺址博物館、魁星文化博物館、北朝博物館、遼金元民族融合博物館、大同紅色記憶館、古代銅造藝術博物館、魏碑書法家張靄堂故居紀念館9座分館。在總館“融合”主題引領下,不同的分館既主題鮮明、各具特色,又互相聯繫、互為增補。
總館設有基本陳列“天下大同”和專題展覽“大同恐龍”“梵語清音”。基本陳列分為“滄桑代地”“魏都平城”“遼金西京”“明清重鎮”四部分,將大同自遠古至明清的歷史娓娓道來,重點反映本地區民族融合的發展歷程以及由此帶來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繁榮。
早在10萬年前,許家窯人就在大同湖畔繁衍生息。春秋晚期,這片土地首次見於史籍記載,以“代國”之名為人所知。代國由北方遊牧民族“白狄”建立,據有今大同及張家口部分地區。戰國時期,大同歸入趙國版圖,趙獻侯在這一地區建平邑城,這是大同地區最早的城邑。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置代郡,大同在其治下,成為趙國的邊陲要地。秦代大同屬於雁門郡。漢承秦制,在大同置平城縣。
“滄桑代地”展廳有一塊漢代“平城”瓦當,當心飾一週凸弦紋,內部模印LiSu “平城”二字,字體秀麗。雙豎線界格將當面分為四區,界格線靠近邊輪處各飾一朵卷雲紋。此瓦當出土于大同操場城2號遺址,明確了漢代平城縣的所在。
西晉“八王之亂”爆發後,北方遊牧民族紛紛南下,建立政權。西元386年,拓跋鮮卑首領拓跋珪復建被前秦所滅的代國,後改國號為“魏”,史稱北魏,398年遷都平城。平城作為北魏國都97年,歷6帝7世的開拓和經營,成為郭城周長32里、人口上百萬、商旅雲集、使者不絕的國際化大都市。
再現魏都輝煌
“平城時代”是北魏王朝最輝煌的時期,北魏統一北方,南北形成對峙局面。發生在平城的“太和改制”,無疑是北朝乃至中國歷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北魏太和年間,孝文帝在馮太后支持下,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進了民族融合、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司馬金龍墓中出土的文物,從側面反映了這場改革的成果。
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大同城東石家寨村發現司馬金龍和妻子姬辰的合葬墓,墓中隨葬大量精美文物。司馬金龍是東晉皇族後裔,東晉末年,其父司馬楚之投靠北魏,被封為瑯琊王。《魏書·司馬楚之傳》記載:“楚之後尚諸王女河內公主,生子金龍,字榮則。”可知司馬金龍兼有漢人和鮮卑人的血統,體現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融合。據墓誌銘記載,司馬金龍承襲瑯琊王爵位,官至侍中、鎮西大將軍、吏部尚書,卒于太和八年(484年),謚號“康”。
北魏時期,碑刻興盛。魏碑書法上承漢隸,下啟唐楷,在中國書法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司馬金龍墓誌銘上的字體是典型的魏碑體,筆勢雄健,點畫峻厚,對魏碑研究頗具價值。
司馬金龍墓出土了5塊較為完整的木板漆畫,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文物名單。這組木板是一座漆屏風的主體部分,以朱漆髹地,前後兩面皆有圖畫。畫面分為上下4段,各段描繪帝王將相、列女、忠臣、孝子、聖賢等傳統故事,這些故事大多出自西漢司馬遷的《史記·五帝本紀》和劉向的《列女傳》。漆畫設色富麗,採用鐵線描法勾勒出人物輪廓,繪畫技法與東晉顧愷之的“春蠶吐絲描”十分相似,風格接近《女史箴圖》《洛神賦圖》。每幅畫上都有文字題記,是不可多得的北魏墨書真跡。這組漆畫作于馮太后和孝文帝當權的延興四年至太和八年(474年—484年)期間,反映了當時平城的社會風尚。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中國古代雕塑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隨著佛教的興盛,石窟寺大量開鑿,石雕藝術融入豐富的外來文化元素。司馬金龍墓的石雕棺床堪稱北魏時期石雕藝術精品。床榻前立面呈倒“山”字形,邊框以纏枝忍冬紋為主,中間雕有13名伎樂童子和各種珍禽異獸,下足有4個身軀矯健的胡人力士作托舉狀。伎樂童子所持樂器既有中國傳統樂器排簫、橫笛,又有“龜茲樂”“西涼樂”的篳篥、琵琶等,體現了北魏音樂文化的豐富多彩。護法力士、獅子、忍冬紋、蓮花紋等裝飾元素均與佛教文化有著密切聯繫,在雲岡石窟同期作品中可以找到相似圖案。
“看,北魏的步兵、騎兵多麼威武!”司馬金龍墓的出行俑陣引得觀眾嘖嘖讚嘆。長長的斜坡形展臺上,238件陶俑整齊排列,包括導騎俑、騎馬儀衛俑、步行儀衛俑、步行戎裝俑、侍從俑、甲騎具裝俑等。陶俑士兵頭戴兜鍪或雞冠風帽,形象逼真,威風凜凜。俑陣的隊列承襲漢文化禮制,著裝又具有少數民族特色,是當時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産物。
彰顯文化魅力
北魏時期,平城不僅是北魏的都城,也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玲瓏絢麗的玻璃器、雕刻精美的金銀器、栩栩如生的胡人俑等,再現了絲綢之路經貿與文化的繁榮。
據《魏書·西域傳》記載,西域大月氏商販將玻璃製作技術傳入平城。展廳裏的一組“北魏藍”玻璃器,色澤蔚藍,表面泛著蛤蜊光澤,其中既有異域風格的器型,也有與北魏平城陶壺形制相似的玻璃壺,可視為利用外國技術在本地生産玻璃器的物證。
大同禦河東岸恒安街北魏墓出土的嵌寶石金耳飾,製作精巧,璀璨奪目,運用了錘揲、鏨刻、掐絲、鑲嵌及金珠焊綴等工藝,應為舶來品。此耳飾與阿富汗北部席巴爾甘地區貴霜時代墓葬出土的雙龍守護國王耳墜造型相似,反映了北魏平城與中亞地區的文化交流。
從唐代雲州到遼金西京,乃至明清邊地重鎮,大同這片土地見證了金戈鐵馬、烽火連綿,也見證了商貿興隆、文化昌盛。
展廳內一對遼代琉璃螭吻,出自大同市華嚴寺薄伽教藏殿頂。螭吻是建築正脊兩端的裝飾物,龍首魚尾,遍飾鱗紋。這對螭吻高達2.86米,體形龐大,雕刻精緻,釉色艷麗,是大同地區最具代表性的遼代建築飾件。
鐳射投影的超長畫卷,展現明清貿易繁榮盛景;互動觸摸屏上的拼圖、填字遊戲,讓觀眾加深對歷史和文物的理解;在體感試衣鏡前“虛擬換裝”,試穿不同風格的北魏服飾……大同市博物館充分運用多媒體與數字技術,為觀眾帶來生動多彩的沉浸式體驗。
依託館藏文物和展覽,大同市博物館開展“平城風華 ‘魏’你而來”“西京風華 ‘遼’動心弦”等主題社教活動、常規節慶活動、紅色文化活動,定期舉辦“文博大講堂”學術講座,搭建館校交流平臺,打造博物館“第二課堂”。同時,建立“線上+線下”傳播矩陣,提升博物館影響力,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
今年“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大同市博物館與太倉博物館聯合舉辦“大元瓷倉——太倉、大同元瓷文物展”,帶觀眾領略元瓷魅力。大同市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元代廣寒宮影青釉瓷枕在展覽中亮相。此外,大同市博物館還開展“平城魏碑 ‘拓’步而來”“瓷語千年”“波斯銀幣製作”“鮮卑人的羅衣華裳”“龍騰祥瑞 鋪首鎏金”“拓墨流芳”“大同有戲 粉墨中國”等社教活動,並參與抖音平臺“十大博物館大聯播·讓國寶實證文明”山西主題活動,講述大同的悠久歷史和精彩文物故事。(人民日報記者 鄒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