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100多個“蕪小園”提升市民幸福感

2024-09-20 18:14:32  來源:蕪湖新聞網  編輯:趙瀅溪

100多個“蕪小園”提升市民幸福感

通津園一橋兩園

100多個“蕪小園”提升市民幸福感

  改造前(資料圖片)

100多個“蕪小園”提升市民幸福感

  改造後

  為解決城市發展進程中綠化公共空間不足等問題,進一步回應群眾關切,2022年以來,蕪湖市城市管理局以“精細化”“針灸式”的更新改造,將拆遷騰退地、閒置土地、道路節點、街頭轉角和現有綠地等城市碎片空間打造為100多個“蕪小園”口袋公園。

  建設者錢琪 蕪湖市城管局園林管理科副科長

  “規劃引領、政府主導、社會共建、群眾參與”,錢琪表示,建設“蕪小園”口袋公園是蕪湖市委、市政府建設人民城市的創新之舉。我市利用城市邊角地、閒置地、騰退地等碎片空間,“化繁為簡、小中見大”,建成開放“最蕪湖”特色的“蕪小園”共103個,新增、提升綠地面積51.46萬平方米。“蕪小園”口袋公園入選“2023年度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今年,我市計劃繼續新建口袋公園32個,新增提升綠化面積10.48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已建成開放15個,其餘正在推進中,預計2024年12月底前全部建成開放。

  前兩年已經建成開放的103個“蕪小園”,其中有54個選址建設在居住小區周邊,其餘49個位於學校、商業中心等人流量較大的地方,利用閒置的公共空間,補充完善居住小區、商圈等地塊缺失的林蔭路、草坪、運動設施等要素資源,確保市民茶余飯後步行可達,不斷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我市還將口袋公園建設納入《蕪湖市綠地系統規劃(2022—2035年)》進行高位管控,使口袋公園與綜合公園、社區公園、生態綠廊以及綠道、林蔭道融為一體,在全市構建“點、線、面、帶、環”相結合的生態服務體系,實現了“300米見綠,500米見園”的基本目標。

  從“看得見”到“進得去”再到“樂其中”,“蕪小園”口袋公園承載的不僅是一種景觀,也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態度,它向全社會展示了蕪湖堅持人民至上、有求必應的鮮明態度。下一步,我市將持續強化“蕪小園”口袋公園的建設管理,不斷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活力,為省域副中心建設增光添彩。

  受益者呂賢強 弋江區弋江小區居民

  “這個小公園今年夏天才開放的,真不錯,我天天傍晚帶孫子來玩,我們祖孫倆經常一起在這裡打乒乓球。”9月12日傍晚,家住弋江小區的呂賢強正陪著上三年級的外孫吳柏震在蕪小園·通津園騎自行車。“這個園子分兩邊,我們更喜歡在東邊玩,因為有很多運動設施,可以打乒乓球、打籃球還能騎車,每天傍晚這裡人氣旺得很,三個乒乓球桌都供不應求,大家排隊打。附近三個老舊小區的居民現在終於有了家門口的公園,老百姓都很受益,真蠻好的。”而提到通津園這裡的舊貌,吳柏震印象深刻,“以前就是一片亂草叢生的荒地,變化可太大了”。

  記者了解到,蕪小園·通津園位於弋江橋下兩側,面積約7450平方米,今年7月正式建成開放,原址為明嘉靖年間建成的通津橋,因此得名。東西兩園一動一靜,西園以遊步道、廉文化宣傳牌元素彰顯沉靜的歷史底蘊,東園則更加突出體育運動元素。為響應“國球進公園”的號召,園內新建了3個乒乓球臺和1個半場籃球場等運動設施,為市民們提供了豐富的運動選擇。( 胡芳 文 許誠 攝)

  記者手記: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在多次採訪蕪小園的過程中,我聽到的最多的就是百姓對蕪小園的由衷讚美,這也讓我多次想到這句俗語,這樣的褒獎無疑是對蕪湖人民城市建設成果的最大肯定。

  對於普通市民群眾而言,以前家門口沒有公園或者離得較遠,蕪小園的建成開放填補了這樣的遺憾,讓生活休閒更加便利舒適,幸福感和獲得感實實在在感受到。蕪小園的建設以“見縫插綠”的原則開展植綠、增綠、護綠、補綠,並在建設中融入蕪湖本土文化記憶,同步增設廣場、健身設施、兒童活動場地等,助推人與城市、人與自然交流互動,打造溫情的城市公共空間。

  按照計劃,今年底我市蕪小園的數量總和將達到135個,造福更多市民,也將成為蕪湖建設最美沿江公園城市的重要依託和亮點名片。( 胡芳)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