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學者建議——在成渝發展主軸打造國際文旅示範帶
來源:重慶日報  |  2020-09-30 08:48:19

  原標題:川渝學者聯合調研後提出建議——在成渝發展主軸打造國際文旅示範帶

【要聞】川渝學者建議——在成渝發展主軸打造國際文旅示範帶

  “以後的火鍋,不管是牛油特辣,還是清油微辣,我都陪你整。”

  “以後的路,不管是爬坡上坎,還是輕軌穿樓,我都陪你走。”

  前不久,重慶洪崖洞牽手成都寬窄巷子,“寬洪大量”C位出道。兩個城市IP的“真情告白”,引起川渝兩地網友熱議。目前,兩大景區正計劃互相引入對方元素,開展“雙城攻略”主題展銷等活動。

  與此同時,川渝的青羊區和渝中區、都江堰市和南川區、遂寧市和潼南區、資陽市和大足區等相繼簽署文旅合作協議。

  在剛剛結束的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慧産業博覽會上,重慶市文旅委發佈的《川渝兩地旅遊口碑大數據分析報告》顯示,重慶和四川已成為對方最大的遊客客源地。

  “建議在成渝發展主軸打造國際文旅示範帶。”重慶社會主義學院、成都市社會主義學院兩位青年學者范皓琪、王胡林,歷時兩個多月聯合調研後提出建議。

  目前,該建議已引起川渝兩地相關部門重視。

  本底優越 短板也突出

  “這條發展主軸,得山水之益,自然資源與人文資源豐富,本底非常優越。”范皓琪、王胡林兩位學者認為。

  今年4月,川渝兩地簽署協議共同建設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提出圍繞“成渝發展主軸”,以成都、重慶為核心,打造旅遊發展核,建設文化旅遊經濟帶,培育巴蜀文化旅遊精品項目。

  隨後,重慶社會主義學院、成都市社會主義學院組建聯合課題組展開調研。

  按照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成渝發展主軸,指的是成渝城市群空間格局中,連接成都與重慶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雙核的主要軸線,貫通了四川資陽、內江、遂寧三座城市,經過重慶的永川、大足、榮昌、潼南、銅梁、璧山六個區。

  重慶社會主義學院的范皓琪,老家在四川,在重慶上的大學,畢業後一直在重慶工作。成都市社會主義學院的王胡林,在重慶讀的大學,畢業後在四川工作。兩人對重慶與四川的文化旅遊情況都比較熟悉。

  調研結束後,兩位學者分析認為,成渝發展主軸是《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現代都市、山水民俗等旅遊線路(品牌)的重要載體,重慶、成都作為長江上游重要旅遊集散中心,理應發揮旅遊資源要素的集聚和輻射作用,聯動成渝主軸其他市、區共同融入長江國際黃金旅遊帶發展戰略,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這個區域,文旅資源豐富,擁有3A級及以上景區近294個。

  近年來,成都、重慶兩座城市的旅遊總收入年增長率均超過20%,比全國的增長率高出10%以上,成渝發展主軸的遂寧、內江等城市旅遊收入增長率也超過全國平均水準,旅遊發展前景良好。

  “主軸內基礎設施較為完備,旅遊業態逐漸豐富,旅遊服務多樣化發展,市場需求持續增長,區域合作不斷密切,具備串聯成帶、協同發展的條件。”兩位學者表示。

  他們同時也發現,這個區域仍存在文化旅遊重點不突出,區域競爭力不強的等短板。比如,對文物、古跡、名勝、景區的歷史文化資源缺乏深度研究,對地域人文特質、歷史底蘊等挖掘不夠充分,仍停留在景區本身的內容展示上面等。

  不僅如此,沿線發展水準不一,合作形式既少且簡單,區域合作層次不高。比如,旅遊合作基本以成都、重慶為中心的周邊旅遊為主,沒有深入到旅遊産業各環節,未能共同開發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現代旅遊産品等。

  “兩核三片四線”一體化發展

  經過兩個多月的調研,改稿50余遍,范皓琪、王胡林合作形成了《關於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主軸打造國際文旅示範帶的建議》《關於協同重慶打造成渝國際文旅示範帶的建議》,分別遞交重慶與成都的相關部門。在成渝發展主軸上,前者提出了“兩核、三片、四線”建議,後者提出了“兩核、三線、多點”建議。

  兩位學者表示,“兩核”指的是成都市區和重慶主城都市區的中心城區。他們建議,在重慶注入巴文化、紅色文化內涵;在成都的熊貓産業、時尚産業中注入古蜀文化力量,增強兩地旅遊業的文化支撐力,強化中心城市帶動效應,凸顯兩地觀感、體感、味感的轉換。

  遞交重慶的調研報告提出的“三片”,指的是資內榮(資陽、內江、榮昌)片區,安大潼(安岳、安居、大足、潼南)片區,銅永璧(銅梁、永川、璧山)片區。

  報告提出,在資內榮片區,串聯主軸各地具有代表性的非遺項目,如夏布、土陶、木偶等,共建中國西部“非遺體驗基地”和研學旅行重要目的地;在安大潼片區,聯合打造“中國石刻藝術旅遊區”,聯合安岳石刻、安居摩崖造像、潼南大佛寺共同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項目,打造一批歷史尋跡、民風民俗體驗、佛學禪修類旅遊項目;在銅永璧片區,利用濕地公園、動物園、遊樂場等聯合打造“度假觀光旅遊區”。

  兩位學者表示,成渝兩地間的高速公路和高鐵,走向差不多相同。“四線”主要依據的就是成渝間這些重要的陸上交通走廊。

  他們建議,依託渝蓉高速和成渝中線高鐵(計劃年內開工),集三國文化、石刻文化、驛道文化、抗戰文化、民俗文化等於一體打造“人文景觀線”;

  依託成渝高速和成渝高鐵,充分發揮線路旅遊站點多、歷史底蘊深等優勢,集水利文化、山地文化、森林文化于一體打造“自然風光線”;

  依託成遂渝高速和成遂渝鐵路,充分發揮線路覆蓋長、生態品質高等優勢,融熊貓文化、園藝文化、溫泉文化于一體打造“綠色生態線”;

  依託成資渝高速,立足連接天府新區、兩江新區兩個國家級新區和天府機場、江北機場兩個國際機場的區位優勢,圍繞商務文化、航空文化等打造“現代觀光線”。

  重慶日報記者比較川渝兩位學者的調研報告後發現,他們的關注點和方向大致相同,但同時又立足於成渝兩地的實際情況,有所側重並提出相應對策。

  比如,在遞交成都的建議中,兩位學者將“四線”縮減為“三線”,將“三片”轉換為“多點”,旨在打造多個具有區域引領性、輻射性、帶動性的文旅高品質發展點位,關注的是單個點位的集中優勢發揮。比如提到發揮歷史底蘊深厚優勢,整合武侯祠、寬窄巷子、洪崖洞、大足石刻等人文資源,聯合打造西南“歷史人文旅遊區”等。而遞交重慶的報告裏提到的“三片”,則關注的是特色點位的融合發展。

  設施共建政策互惠,協同共享文旅福利

  為解決目前兩地文旅存在的突出短板,推動國際文旅示範帶建設的建議變成現實,兩位學者提出加強設施共建,提升整體服務水準;提倡政策互惠,協同共享文旅福利等建議。

  如在設施共建方面,他們建議以文旅基礎設施同步啟動建設、同時投入營運為目標,優化提升旅遊接待設施、旅遊購物設施、娛樂設施、醫療救護設施及其他旅遊配套設施建設,共同構建成渝文旅一體化市場,實現服務供應價格趨同、産品品質趨同以及效率趨同,提升服務品質。加快建設智慧文旅項目,建設文旅服務雲平臺,推進“旅遊一卡通”建設,推動文旅數據共享共用,逐步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

  在政策互惠方面,他們還建議深化區域文旅聯盟合作,出臺成渝國際文旅示範帶旅遊觀光專項優惠政策,設計推出不同文化主題的系列主題套票。在區域內推行“一票多優惠”政策,激活區域內旅遊流動性,實現成渝兩地外來客源互送,聯合推出一批城市“一日遊”、沿線“二日遊”、特色“三日遊”,以及深度“七日遊”等線路産品,形成“成渝一家親,週末大串門”的旅遊格局。

  此外,兩位學者還圍繞對兩地文旅的聯合行銷、投融資和監管機制等也提出意見和建議。他們認為,成渝國際文旅示範帶應該成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的先手棋,它的建設將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建設探索一條文旅共融、合作共贏的可行路徑。

  他們表示,推動建議落實,當務之急是要做好頂層設計,將國際文旅示範帶建設納入正在制定的巴蜀文化旅遊走廊規劃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發展規劃中;其次是做好跨區域對接。國際文旅示範帶涉及兩方多地,利益牽涉多,要探索一套各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分享機制;再次是要做好要素統籌。文旅涉及面廣,與交通、通信、環保、公共服務等各方面緊密相關,要做好示範帶自身建設與其他各方面建設的有效銜接等。

  建議引起各方高度關注

  川渝兩位學者的聯合調研工作,得到成渝發展主軸內各市、區的大力支持。

  學者在深入調研基礎上提出的建議,也引起各方關注。遞交成都的報告,在四川省、成都市引起有關領導和部門重視,各方擬開展進一步深化合作;遞交重慶的報告,引起重慶市領導重視並轉重慶市文旅委研究。

  日前,就兩位學者提出的相關建議,重慶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職能部門。

  重慶市文旅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建議對“片”與“線”的歸納,對文旅委的工作有啟發意義;“政策互惠”等也是很好的點子,對推動下一步工作有幫助。

  同時,該負責人也表示,建設國際文旅示範帶,是個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進一步對接國家規劃,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建議才能很好地落地落實、開花結果。

  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聯合課題組下了功夫,分析深入,建議切實可行,將在今後工作中予以吸收落實。(重慶日報記者 陳國棟 實習生 吳美霖)

編輯:付意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