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家的家 創業者的城
來源:重慶日報  |  2020-10-09 09:28:35

  原標題:西部(重慶)科學城 科學家的家 創業者的城

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家的家 創業者的城

  鳥瞰科學城

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家的家 創業者的城

  科學大道

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家的家 創業者的城

  科學會堂

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家的家 創業者的城

  科學城生態水系

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家的家 創業者的城

  創意雕塑

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家的家 創業者的城

  3D印表機

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家的家 創業者的城

  創意蜀繡

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家的家 創業者的城

  高校手辦

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家的家 創業者的城

  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羅中立美術館

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家的家 創業者的城

  九鳳山風景區-九鳳瑤池

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家的家 創業者的城

  走馬古鎮

西部(重慶)科學城:科學家的家 創業者的城

  縉雲、中梁、銅鑼、明月4條山脈,南北走向,將重慶主城都市區內的中心城區天然劃分為東、中、西3個槽谷。

  其中,在西部槽谷中,中梁山、縉雲山東西並行,長江、嘉陵江南北合抱。

  兩山、兩江,勾勒出了西部(重慶)科學城的輪廓,而她的核心區,便是重慶高新區直管園。

  這裡,有值得追憶的過去。

  自漢唐以來,得交通之利,重慶西部槽谷地區的驛道沿線,便是車水馬龍、商賈雲集的景象,于明清最盛;抗戰時期,作為國民政府戰時首都的遷建區,郭沫若、傅抱石、巴金、冰心等大批文化名人寓居於此,為這片土地注入了更豐富的文化元素。

  這裡,有更值得期待的未來。

  作為西部(重慶)科學城規劃建設的戰略平臺,“升級後”的重慶高新區以嶄新的姿態,以西部槽谷為主戰場,全力以赴,高起點、高標準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下簡稱“科學城”),努力為重慶發揮“三個作用”貢獻高新力量、展現高新作為。

  管理和服務機制體制進一步理順;一系列戰略部署和發展規劃相繼出臺;越來越多的高新技術科研産業項目落地入駐;一大批展現科學城特質地標項目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設……

  如今的重慶高新區,迸發出了無限的生機與活力,滿載著打造“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的夢想和希望,如一輪旭日,冉冉升起。

  尋 科學之魂

  重慶高新區,現階段的任務就是推進科學城建設,其最後的發展成果也就是科學城。可以説,高新區是科學城的“空間載體”,科學城是高新區的“靈魂本底”。

  科學城到底在哪?

  按照最新規劃顯示,科學城位於重慶西部槽谷地帶,東西橫跨5至15公里,南北縱貫80公里,涉及北碚、沙坪壩、九龍坡、江津、璧山5個區。其中,重慶高新區的直管園,是科學城的核心區。

  科學城的崛起,是有底氣的。

  目前,科學城範圍內已擁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自貿試驗區、國家級高新區、西永綜保區等多塊“金字招牌”,匯集了重慶大學等高校28所、20余萬大學師生資源、市級以上研發平臺169個、西永微電園等産業園區14個,科學産業基礎好,科研資源豐富。

  未來的科學城,將堅持把“科學之城、創新高地”作為總體定位,重點發揮5個核心功能:

  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引領區域創新發展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高品質發展新引擎,連結全球創新網絡的改革開放先行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區。

  俗話説,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科學,便是未來科學城最與眾不同、最值得品味的靈魂。

  為此,重慶高新區正在通過建平臺、興産業、聚人才、優環境等方式,聚焦“五個科學”“五個科技”,為科學城“鑄魂”。

  其中,“五個科學”是指科學教學、科學研究、科學實驗、科學設施、科學機構;“五個科技”是指科技人才、科技企業、科技金融、科技交易、科技交流。

  無疑,未來的科學城,將是面向未來科技、未來産業、未來生活的未來之城,是鼓勵創新、開放包容、追逐夢想的夢想之城,是科學家的家,創業者的城。

  享 未來之城

  140平方公里的居住空間配套,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15分鐘街道公共服務圈、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構建以人為本、便捷精準的公共服務網絡;串聯起“兩江、五河、百湖、千溪”的水系和濕地公園群落,把山水良田融入城市景致……

  當前,重慶高新區正在進一步優化科學城的生活、生態空間規劃,未來的科學城,不僅是重慶“科學”實力的擔當,更是現代化新城的樣板。其空間之美、功能之全,將滿足你對未來城市的一切期待和憧憬。

  具體來看,未來的科學城將形成“一主四副多組”的生活空間格局:

  “一主”,即以重慶高新區直管園的金鳳為引領,與西永、大學城共同組成50平方公里的科學城主中心,這裡未來將承擔高端生活服務、國際科學交往功能,佈局高品質居住區;

  “四副”,即北碚、團結村、陶家-雙福、青杠四個片區副中心,承擔片區綜合公共服務和商業商務功能;

  “多組”,即圍繞聖泉、西彭、丁家、青鳳、歇馬等節點中心,以及街道中心和社區中心,形成多個職住平衡居住組團,完善基礎設施,強化功能配套,智慧化應用場景覆蓋全城,打造“24小時辦公、24小時生活”的不夜城。

  此外,這裡還規劃有“一心一軸兩屏”的生態空間:

  “一心”,即以寨山坪為依託的科學公園,是科學城的“城市綠心”;

  “一軸”,即沿科學大道,由濕地群、公園群和城中山體組成的綠色長廊,是科學城的綠色“主軸”、科學“主軸”;

  “兩屏”,即縉雲山、中梁山生態屏障,是“城市綠肺、市民花園”。

  如今,在高品質、高規格的規劃引領下,科學城的建設可謂日新月異。

  目前,科學大道已啟動一期10.5公里建設,區域內的城市幹線路網體系漸趨成熟;科學公園、科學會堂、科學谷等一大批地標項目已陸續上馬;今年新建、擴建的十多所學校、醫院也在加緊施工建設中。

  未來的科學城,是“科學”與“城市”的融合體,是産、學、研、商、居一體化發展的現代化新城。它不僅將成為城市創新發展的“智核”,更將成為人們嚮往的宜居家園。

  品 文脈之韻

  重慶高新區所在的西部槽谷,綠水青山間不乏別致景色。與此同時,巴渝文化、抗戰文化、當代文化在這裡延續與交融,賦予了重慶高新區更獨特的文化魅力。

  成渝古驛道肇始於漢,成型于唐宋,興盛于明清。其中,位於重慶高新區的白市驛、走馬崗,便是這條古驛道上的兩個重要站點,還鐫刻著關於“因驛而興”的那段繁華歷史。

  如今,一部分古驛道已完成角色轉換,逐漸變成了健身步道、旅遊步道的一部分,串聯起重慶高新區的山水美景,如九鳳山景區、虎峰山生態旅遊區等。

  抗戰時期,隨國民政府西遷,郭沫若寓居重慶西永的全家院子,並團結了老舍、茅盾、陽翰笙、田漢等一大批愛國文化名流,以全家院子為陣地,在重慶廣泛開展卓有成效的抗戰文化活動。

  一時間,梁灘河畔群賢薈萃,星光燦爛。因此,也有學者將梁灘壩與沙坪壩、夏壩、白沙壩一起,合稱為抗戰時期重慶的“文化四壩”。而這段歷史,似乎也在冥冥之中為重慶高新區埋下了文化繁榮的種子。

  如今,28所高校、20多萬師生匯聚於此,獨具特色的校園風光,本身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其中,重慶大學依託校區內自然山水資源打造了集休閒、觀景、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身的“重大植物園”;四川美術學院內建有古堡校門、七彩梯田、塗鴉隧道、巴渝老院子、波浪公路等創意建築群;重慶師範大學打造了“離地鐵最近的高校、離喧囂最遠的花園”的主題校園景觀。

  此外,由於大量文藝學科和人才的積聚,高品質的文藝作品産出、濃厚的文藝氛圍,讓重慶高新區成為當代文化藝術高地。而今,文藝的芬芳,已漸漸漫出校園,走入社會。

  例如,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在虎峰山租用民居院落,作為藝術工作室,這裡逐漸形成了“藝術家群落”。目前,入駐虎峰山從事文藝創作活動的藝術家已達到50多人,還在這裡成立了虎峰山藝術家協會,定期進行文化藝術交流活動,讓虎峰山成為了藝術創作的“詩意棲居”。

  文創精品推薦》》

  創意雕塑

  通過高水準的前期創意,採用石膏、鋼鐵、玻璃、樹脂、甚至是廢舊物件等原材料,製作出一系列設計創意新穎、手工精細、文創價值突出的創意雕塑作品。

  3D印表機

  3D印表機又稱三維印表機,是快速成型的一種設備,其主要是將金屬、塑膠、陶瓷等材料通過層層堆積的方式進行列印,構造起立體實物。産品重點應用於醫療、汽車、軍工及個性化定制消費等領域。

  創意蜀繡

  創意蜀繡主要是在傳承蜀繡原料、針法、紋樣等傳統元素的基礎上,將傳統技藝與現代功能相結合,從而創作出新型創意蜀繡産品,例如荷包、團扇、書籤、音樂臺屏等。

  高校手辦

  科學城內多個高校,結合院校自身的校園風情和文化特色,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紀念價值的文旅手辦,作品包括雨傘、明信片、文具、鑰匙扣、冰箱貼、杯子等。

  精品路線推薦》》

  文藝體驗一日遊:

  虎溪公社——大學城熙街——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羅中立美術館——虎峰山藝術家群落(7101文創基地、陶憩藝術館等)——傅抱石舊居。

  都市休閒一日遊:

  寨山坪森林公園——九鳳山風景區——貝迪頤園溫泉/上邦溫泉/海蘭雲天溫泉。

  歷史尋蹤一日遊:

  白市驛川劇院——走馬古鎮(古戲臺)——西永古驛道。

  本版文圖由重慶高新區管委會提供

編輯:胡明珠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