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好三峽水庫仍是重慶水利“十四五”時期核心任務
來源:重慶日報  |  2020-11-19 09:01:12

  原標題:保護好三峽水庫仍是重慶水利“十四五”時期核心任務——專訪重慶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吳盛海

  “十四五”時期,我市水利部門將如何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引領,全面系統提升重慶水安全保障能力?11月17日,重慶日報記者專訪了重慶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吳盛海。

  將實施“一核·兩網·百庫·千川”發展戰略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和十四五規劃《建議》中,與涉水密切相關的內容近30條,這為我市水利改革發展賦予了新的歷史使命。”吳盛海表示,“十四五”時期,我市水利部門將以全會精神為引領,緊緊圍繞“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部署,高品質編制重慶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規劃,通過實施“一核·兩網·百庫·千川”發展戰略,全面系統解決我市水安全保障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為重慶高品質發展和高品質生活提供堅實的水安全保障。

  其中,“一核”指的是聚焦保護三峽水庫最大淡水資源庫為核心;“兩網”指建設現代化水資源供給安全保障網和智慧水利網;“百庫”即建設100座以上水庫;“千川”指實施長江干支流綜合治理工程,建設人民滿意的幸福河。

  吳盛海介紹,通過實施“一核·兩網·百庫·千川”,到2025年,我市將實現三峽庫區水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工程性缺水問題進一步緩解、水災害防禦能力進一步增強、水利公共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水利重點領域數字化智慧化應用基本形成的目標。到2035年,我市現代化水資源供給安全保障網絡和智慧水利網絡將基本建成、水安全保障能力將全面提升、水利現代化將基本實現。

  保護好三峽水庫仍是核心任務

  “保護好三峽水庫仍是重慶水利‘十四五’時期核心任務!”吳盛海介紹,在“一核·兩網·百庫·千川”發展戰略中,明確將保護三峽水庫最大淡水資源庫放到了核心位置。

  他説,重慶位於三峽庫區腹心地帶,三峽重慶庫區的面積佔據著整個三峽庫區面積的85%以上。保護好三峽水庫一庫清水,既是黨中央、國務院交給重慶的政治任務,更是重慶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責任與擔當。

  圍繞保護三峽水庫,我市將在“十四五”時期重點實施一批三峽後續標誌性重大項目,中遠期將有序推進三峽庫區生態調節堰閘、三峽庫區生態清潔小流域治理、三峽庫區重要支流綜合治理工程、消落帶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等四大工程建設,人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重點地區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河湖健康狀況明顯改善,水生態環境品質達到優良,三峽庫區經濟社會實現高品質發展。

  近期將推進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設

  工程性缺水一直是制約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短板”,“十四五”時期,我市將推進一批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和修建水庫,來解決我市水資源分佈不平衡的問題。

  吳盛海介紹,圍繞建設現代化水資源供給安全保障網和智慧水利網的目標,近期我市將重點推進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藻渡、向陽、跳蹬、福壽岩、大灘口、平邑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或前期工作,中遠期則統籌實施長征渠引水工程和中部片區、渝南等重大引水供水工程,有序推進主城都市區現代水網、渝東北、渝東南水資源配置網絡建設,逐步形成水資源與人口、土地、經濟相匹配的水資源配置格局。同時,我市還將推動水利基礎設施與“新基建”融合發展,構建智慧水利大腦、智慧水利建設、智慧水利運管、智慧水利監測“四位一體”的基礎大平臺、水利大數據、應用大系統,為水安全保障提供智慧處理和決策支持,實現水利智慧化水準和公共服務能力全面提升。

  同時,按照“確有需要、生態安全、可以持續”的原則,我市近期將以“國家150項重大水利工程”為牽引,建設100座以上集城鄉供水、農田灌溉兼顧防洪調蓄的重點水源工程。中遠期則將進一步規劃充實重點防洪水庫和水源工程項目庫,加快補齊工程性缺水短板,充分發揮好水庫護一方平安、養一方水土、保一方飲水安全的功能,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穩定可靠水源。

  此外,我市還將聚焦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宜居水環境、健康水生態、先進水文化五個方面,實施長江干支流綜合治理工程。近期我市將對一批河流優先實施長江幹流防洪治理工程、重要支流防洪治理工程、中小河流綜合治理工程、農村水系綜合整治工程,重點加強防洪薄弱環節建設,採取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就地保護與移民搬遷兩結合的方式,逐個消滅防洪薄弱點,逐步提高現狀防洪能力。中遠期通過水陸共治、綜合整治、系統治理,統籌解決水災害、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四大問題,弘揚先進水文化,建成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幸福河。

  (重慶日報記者 龍丹梅)

編輯:胡明珠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