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進入全線建設階段
來源:重慶日報  |  2020-12-15 09:04:02

  原標題:初步設計報告獲水利部批復 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進入全線建設階段

  重慶日報訊 (記者 龍丹梅)重慶日報記者12月14日從市水利局獲悉,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初步設計報告近日獲水利部批復。該工程建成後年供水量為10.12億立方米,將惠及近1000萬人口,有效緩解渝西地區缺水現狀,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區兩群”發展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

  渝西片區地處重慶市長江以北,嘉陵江、渠江以西,幅員面積約佔全市的1/8,人口、産值約佔全市的1/3,但一直以來卻飽受缺水困擾。該區域水資源總量僅為55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僅581立方米,遠低於全市1882立方米和全國2187立方米的人均水準。

  近年來,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制約渝西片區快速發展的瓶頸。為解決這一問題,2018年我市規劃實施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從長江、嘉陵江提水,通過泵站、調蓄型水庫及輸水管道,將長江、嘉陵江水輸送到渝西片區。由於工程浩大、受益人口多、且集經濟、社會、民生功能于一體,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將其列為渝西片區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水利保障工程。2018年10月,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試驗段(油德)隧洞工程開工,這也標誌著渝西水資源工程正式拉開建設大幕。

  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享受國家172重大水利項目政策支持,已被納入國務院同意實施的2020—2022年150項重大水利工程名單,也是全市百項重點項目之一。市水利局調水管理處處長胡江介紹,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初步設計報告獲水利部批復,標誌著該工程前期工作全部完成並進入全線建設階段。

  據介紹,該工程初設批復總投資143.45億元,採用“南片大集中、北片小組團”總體佈置格局。南片大集中由東幹線、西幹線、嘉陵江幹線組成,主要包括長江金剛沱泵站、嘉陵江草街泵站、7座調蓄水庫、5座加壓泵站、8座提水泵站等,通過縉雲山輸水隧洞連接東幹線和嘉陵江幹線,實現長江與嘉陵江水源互聯互通。北片小組團由涪江桂林、雙江、安居、渭沱和渠江東城等泵站以及相應輸水工程組成。

  渝西水資源配置工程施工總工期為54個月,工程年供水量為10.12億立方米(佔渝西地區城鎮總供水量52%),供水範圍包括我市長江以北、嘉陵江渠江以西區域,涉及沙坪壩、九龍坡、北碚、江津、合川、永川、大足、璧山、銅梁、潼南、榮昌11個區和重慶高新區,覆蓋渝西地區1.18萬平方公里(佔全市七分之一)。

  胡江稱,工程建成後,將有效緩解渝西地區缺水現狀,優化供水格局,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切實改善農業灌溉條件和水生態環境,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一區兩群”發展提供堅實的水利支撐。

編輯:胡明珠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