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 重慶花了1.6萬億元
來源:重慶日報  |  2020-12-22 09:02:42

  重慶日報訊 (記者 廖雪梅)“十三五”時期,重慶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財政的支出更有“底氣”。12月2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財政局了解到,2016年,重慶財政支出為4002億元,2020年預計支出約4800億元,五年時間增長了20%,總量超過2萬億元,其中80%左右用在民生上。

  據了解,2016年到2019年,重慶財政收入分別為2228億元、2252億元、2266億元、2135億元。今年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和減稅降費等政策影響,但我市財政收入總額預計仍然超過2000億元。

  不僅如此,作為全市財政收入“主力成員”的稅收,從2016年的1438億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1541億元,佔財政收入總量的比重,也較“十二五”末期(2015年)提升了4.9個百分點,收入結構持續優化。

  “財政收入規模擴大,為政府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撐。”市財政局相關負責人説,同時,“十三五”時期,營改增、個人所得稅改革、社保降費等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在重慶全面落地,再加上重慶在地方事權內新實施一些減稅降費措施,給企業和個人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紅利,讓利於民、惠企于需。

  比如,社會救助標準5年連漲,家庭貧困學生從學前到大學全程都有資助,城鄉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率95%以上,村村都有衛生室,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16連增,城市、農村低保分別增長34.8%和65.3%,公租房廉租房累計分配54萬套,保障140余萬人……從吃飽穿暖到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保,近年來,重慶在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諸多措施可觸可感。

  該負責人表示,在資金使用上,重慶首先是確保群眾基本生活網底不破;其次是補就業、教育、健康、養老等領域短板,穩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準。在此過程中,我市出臺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地區標準備案暫行辦法,確保標準合理適度和民生政策可持續,確保民生改善與經濟發展良性循環。

  該負責人還表示,儘管“十三五”時期重慶財政收支平衡壓力較大,但量力而行、盡力而為,確保財政承受能力,是一貫的;將一般公共預算的80%左右用於民生,是一貫的;確保基本民生的投入只增不減,是一貫的。重慶將堅持政府過緊日子,不斷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不斷改進和提高管理水準,確保財政資金更有效地“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編輯:付意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