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川渝船舶可經嘉陵江通江達海
來源:重慶日報  |  2021-01-12 09:16:46

  原標題:今年底川渝船舶可經嘉陵江通江達海——打探利澤航運水利樞紐工程建設現場

【城市遠洋】今年底川渝船舶可經嘉陵江通江達海

一月八日,利澤航運水利樞紐工程施工場景。記者 湯艷娟 攝\視覺重慶

  1月8日,位於合川區境內的嘉陵江利澤航運水利樞紐工程(以下簡稱利澤工程)建設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工人忙碌。趁著枯水期,工程正加緊施工。

  利澤工程由川渝兩省市聯合投資建設,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31個重點合作示範項目之一,是實現嘉陵江全江渠化目標、解決四川省嘉陵江沿線通江達海的控制性工程,其定位是航運為主、航電結合、以電促航。

  為建好該工程,川渝兩地聯合攻克了哪些困難?當前為何要搶抓建設進度?建成後將發揮哪些重要作用?對此,重慶日報記者深入現場一探究竟。

  川渝兩地投資39.6億元——

  打通嘉陵江水運進入長江的“卡口”

  在利澤工程的船閘建設現場,重慶嘉陵江利澤航電開發有限公司工程部副經理馮安龍説:“要想知道川渝兩地為何要合力建這個工程,首先就要搞懂嘉陵江全江渠化的概念。”

  河流渠化,是改善天然河流航行條件的一種工程措施。簡單而言,就是在天然河流上建造一系列閘壩,抬高上游河段的水位以增加通航水深,並利用船閘或升船機等使船舶通過築壩形成的水位差。

  作為長江黃金水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嘉陵江的幹流渠化規劃建設自上而下有16個梯級,其中四川境內13個梯級、重慶境內3個梯級。目前,僅剩重慶境內第三梯級的利澤航運樞紐未建成。

  “就拿利澤航運樞紐修建地為例,這一帶江水較淺,豐水期水位平均不到8米。”馮安龍説,特別是每年10月至次年4月的枯水期,江水水深不到1米,200噸以上的船隻基本不能通行。

  由此,這裡成為嘉陵江水運進入長江的“卡口”。為加快推進長江黃金水道建設,打通這一“卡口”,2019年3月,川渝兩地聯合投資39.6億元,啟動利澤工程建設。

  搶抓冬季枯水施工黃金期——

  預計今年底可實現船閘完工通航

  利澤工程的上游梯級為四川省武勝縣桐子壕航電樞紐工程,下游為合川區草街航電樞紐工程。該工程總庫容6.19億立方米,水庫正常蓄水位210.725米,死水位為210.3米,設計洪水位為228.46米。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該工程樞紐壩頂全長569米,船閘佈置在左岸,電站廠房佈置在右岸,中間佈置泄洪衝沙閘,壩頂上佈置了一條貫穿整個樞紐的交通公路。

  目前,該工程38.5米高的左岸7個泄洪閘墩中,已有2個閘墩澆築到238.5米的設計高程,其餘5個預計3月也將施工到頂。受疫情影響,左岸的船閘工程工期進度延誤了約兩個月。

  “為了保證施工期不斷航,我們採用分期施工,先建船閘,再修電站。”馮安龍介紹,當前正是冬季枯水施工的黃金期,他們正加速推進船閘主體工程建設,“自去年10月份進入枯水期以來,我們已搶回來一個多月的工期。”。

  目前,整個工程日均投入30多臺大型機械設備、500余名工人,實行24小時輪班作業,確保今年底可實現船閘完工通航。馮安龍説:“為搶抓進度,同時結合防疫需要,今年春節期間,我們也計劃整個工程不停工,建議工人不休假探親。”

  工程建成後將渠化航道29.7公里——

  船閘可同時通航兩艘500噸級船舶

  整個利澤工程計劃于2024年建成,將渠化重慶境內航道12公里、四川省境內航道17.7公里,聯通川渝兩省市已建梯級,使附近嘉陵江水位提高10米左右,其船閘可同時通航兩艘500噸級船舶,在中洪水期可通行1000噸級。今年底,船閘工程完工後,川渝船舶可經嘉陵江通江達海。

  “根據嘉陵江近年來客運量統計資料分析,嘉陵江旅客運輸仍將很大程度上集中于短途區間運輸以及旅遊觀光。”合川區交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預測到2030年,通過利澤船閘的客運量為10萬人次。

  從嘉陵江航道的貨運運輸來看,其種類主要有煤炭、化工原料及製品、金屬礦石等。結合影響區域適水運貨物流向分佈及合理運輸原則分析,預測2030年利澤航運樞紐分貨種過壩運輸量可達520萬噸。(重慶日報記者 湯艷娟)

編輯:付意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