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渝新歐)貨值年年第一有啥秘訣
來源:重慶日報  |  2021-01-22 08:59:27

  原標題:2020年中歐班列(渝新歐)開行超過2600班,開行數量創新高;運輸箱量超22萬標箱,貨值位居全國第一——中歐班列(渝新歐)貨值年年第一有啥秘訣

【城市遠洋帶圖】中歐班列(渝新歐)貨值年年第一有啥秘訣

一月一日,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重慶、成都兩地同時發出二○二一年中歐班列(成渝)號第一趟列車。(資料圖片)記者 龍帆 攝\視覺重慶

  1月21日,2020年全國中歐班列數據正式出爐。數據顯示,中歐班列(渝新歐)2020年開行重箱折算列2603班,同比增長超70%,位居西南第一、全國前二;運輸箱量超22萬標箱,同比增長超65%,貨值位居全國第一。此外,2020年,中歐班列(渝新歐)與其他通道的聯動性也更強。數據顯示,去年中歐班列(渝新歐)通過鐵鐵、鐵水聯運,運箱量超65000標箱,同比增長超250%。

  自中歐班列誕生以來,無論統計方式如何調整,中歐班列(渝新歐)每年的運輸貨值,都位居全國第一。中歐班列(渝新歐)運輸貨值年年第一背後有何“秘訣”?重慶日報記者對此展開採訪。

  敢於創新

  成為穩定的貨運通道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各類物流運輸方式受阻,全國積累了大量無法寄出的國際郵包。中國郵政集團為此提出,可以讓中歐班列(渝新歐)承擔緊急疏運國際郵包的任務。

  這是“開先河”的事。

  重慶不屬於國內三大國際郵包處理中心,國際郵包想在重慶進行疏運,便涉及轉關等諸多問題。這對郵政、海關乃至渝新歐公司都是一次創新。

  “重慶改寫了鐵路不能運郵的歷史,中歐班列(渝新歐)是全國首個雙向運郵的中歐班列,且實現常態化運郵。長期積累的‘內功’,讓我們敢於接受緊急任務。”渝新歐公司總經理漆丹説。

  3月18日,中國郵政北京互換局將4個國際郵政集裝箱送至重慶,以做測試。最終,4個集裝箱成功經中歐班列(渝新歐)發往歐洲。

  隨後,經中國郵政調配,重慶、天津、南昌、長沙、南寧等8個口岸的國際郵件開始向重慶團結村中心站集結。4月3日,全國首列中歐班列(渝新歐)“中國郵政號”專列載著44個集裝箱的國際郵件向立陶宛駛去。

  從此,通過中歐班列(渝新歐),重慶成為全國國際郵包緊急疏運的重要地區之一。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歐洲向國際郵件的六成是通過中歐班列(渝新歐)疏運的,共計超2000萬件,位居全國第一。

  2020年,中歐班列(渝新歐)一直“恪盡職守”,成為疫情暴發下,中歐間穩定的貨運通道。在年初疫情剛暴發時,重慶就在全國首先出臺了應急預案,包括向社會公佈包含歐洲及東南亞的集貨點、為醫療應急貨物提供免費倉庫、提供免費國際鐵路全程運輸等。

  2020年5月,中歐班列(渝新歐)持續為歐洲運輸防疫物資,累計組織運輸醫療和民生物資超2000大箱,貨值超27億元,有力支援了國際疫情防控。

  中歐班列(渝新歐)還在全國率先開通“歐洲—重慶—國內其他省市”的去回點對點專線和多種運輸方式的聯運,確保疫情期間貨物的轉運時效。

  轉變發展模式

  從市場需求出發提升服務

  2020年9月1日,中歐班列(渝新歐)實現新突破——在全國率先開行跨境電商B2B出口專列。

  這是一次對政策的快速落實。8月,海關總署發佈《關於擴大跨境電子商務企業對企業出口監管試點範圍的公告》,明確從9月起,增加重慶等12個直屬海關開展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跨境電商企業會專門的通關方式。

  “相關政策剛出臺不久,中歐班列(渝新歐)就能開行跨境電商B2B出口專列,這有助於電商企業快速享受政策紅利,豐富了貨物出口路徑,提升了貨物出口通關效率,降低綜合成本。”上述專列的貨源組織方,中新環通(重慶)多式聯運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王火泉説。

  近年來,中歐班列(渝新歐)從市場需求出發,從追求開行數量,轉變為數量與品質並重的發展模式。

  比如,中歐班列(渝新歐)更加注重高附加值的産品。比如運輸杜密克高貨值醫療産品等産品,貨物品類進一步豐富,為持續穩定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目前,汽車整車已成為中歐班列(渝新歐)最重要的高附加值資源。數據顯示,2020年,重慶整車進口口岸累計進口整車數量位居內陸整車口岸前列,其中中歐班列(渝新歐)便進口近5000輛,保時捷等高端品牌更在渝設立保稅分撥中心。

  路線方面,中歐班列(渝新歐)從客戶需求入手,深化服務思維,開啟了多條定制化線路。

  以匈牙利布達佩斯為例,疫情暴發後,歐洲很多國家站場運力不足,拖車緊缺。此時,一家長期與中歐班列(渝新歐)有合作的公司提出,能否為其開設專線,直達目的地,減少中間環節。

  4月26日,經多方努力,中歐班列(渝新歐)重慶-布達佩斯定制化專列順利開出,期間不經停其他目的地,直達終點。

  2020年以來,中歐班列(渝新歐)新增立陶宛維爾紐斯、德國不萊梅哈芬、捷克帕爾杜比採、奧布爾尼采、匈牙利布達佩斯、波蘭斯瓦夫庫夫、芬蘭赫爾辛基等7條線路,進一步深入南歐、中東歐腹地。

  抓住機遇

  做深“川渝”關鍵詞

  2021年1月1日,中歐班列迎來一個里程碑事件:由重慶和成都兩個城市共同創立的中歐班列(成渝)號,在兩地同時開出首班。

  這一刻起,國鐵集團將以新的品牌名稱,合計發佈重慶和成都的中歐班列相關指標數據。單打獨鬥多年的中歐班列(渝新歐)與中歐班列(蓉歐)攜手,力爭實現1+1<2的目的。

  “成渝累計開行達中歐班列超過14000列,佔全國開行總量40%以上,其中2020年合計開行超5000列。兩地‘互補’後,輻射領域可覆蓋歐洲全域。”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主任巴川江説。

  為了促成全國最具競爭力的兩大中歐班列品牌合作,重慶和成都口岸物流主管部門在2020年進行了多次洽談,最終,就包括合作原則、內容、機制等,形成一致意見。

  12月4日,成渝雙方口岸物流主管部門同時向國鐵集團去函,懇請支持。當月8日,國鐵集團復函,同意支持成渝使用統一名稱“中歐班列(成渝)”開展品牌宣傳推廣。

  這只是開始。下一步,川渝兩地將聯合實施聯合開行中歐班列,近、中、遠“三步走”計劃。

  近,除了統一品牌和整合數據外,重慶、成都與國鐵集團、成都鐵路局協同建立四方聯席機制,定期調度月度、季度開行情況,及時解決問題,保持良性發展。

  中,立足中歐班列運行本身,探索更高效的服務。比如建立統一價格聯盟及訂艙接單機制,共商共議開展線路、場站、口岸、集裝箱等方式進行資源共享,發揮集成優勢集中力量打造統一對外的精品線路。根據海外市場及操作的實際需求,兩地平臺公司共同聯合在海外成立合資公司,拓展歐亞地區市場業務。

  遠,將合作領域進一步擴大。如在中歐班列全面合作的基礎上,深化西部陸海新通道、航空及水運等國際物流大通道的合作,擴大川渝兩地國際物流大通道影響力和品牌力。

  “雙方都會圍繞‘通道帶物流、物流帶貿易、貿易帶産業’的理念,積極開展分撥中心、産業項目的跟進及落地工作,促進兩地通道與物流、貿易、産業融合發展。”巴川江説。(重慶日報記者 楊駿 實習生 蔣起源)

編輯:付意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