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各地各單位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來源:重慶日報  |  2021-03-17 09:37:39

  原標題:緊密聯繫實際 用好紅色資源 注重面向基層 重慶各地各單位紮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連日來,重慶各區縣各部門緊緊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緊密聯繫實際、用好紅色資源、注重面向基層,深入開展黨史專題學習宣講,讓更多的人從紅色歷史中汲取奮進力量,傳承革命薪火。

  渝北區

  啟動“五老回家”講黨史活動

  3月15日,渝北區“五老回家”講黨史活動在大盛鎮正式啟動,一位老教師、一位老支書分別回到學校和村社,結合自己多年工作生活的所見所聞、所歷所感宣講黨史。

  “我叫馮明權,大盛是我的家鄉,是黨送我上了師範學校,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上午,在大盛學校五年級二班,69歲的老黨員、從事教育工作40年的老教師馮明權給40多個孩子講起了“黨的光輝照耀我前行”故事。

  馮明權從“少先隊員‘紅’起來、革命信念‘強’起來、基層責任‘擔’起來”三個方面分享自己的故事。他告訴孩子們,現在大家就讀的大盛學校耗資近億元修建而成,“你們生活在偉大的國家,沐浴著黨的陽光雨露,如今在這環境優美的校園裏學習和生活,應該感到無比的幸福與自豪!”

  下午,在大盛鎮青龍村,老支書楊三全和村民們圍坐到一起,講黨史、感黨恩。

  “春節前那場分紅的錢都存起的噻?”楊三全一句話把大家帶回一個多月前那個開心時刻:那天,青龍村生産互助農業股份合作社舉行第一次分紅大會,村民們一手拿著股權證,一手拿著大疊現金,每個人臉上都樂開了花。

  在楊三全引導下,大家都打開了話匣子:“村裏完成了整村土地宜機化整治,聽説還是全市第一個丘陵山區現代化水果基地。”“地裏有先進的智慧農業物聯網系統,我們種的柑橘都可追溯,品質讓消費者放心。”“過去的這片土瓦房稀泥路變成了人居環境示範點,個個來這裡的城裏人都説好漂亮,羨慕我們。”……

  青龍村翻天覆地的變化,全體村民有目共睹。大家都説,吃水不忘挖井人,要永遠感謝黨的恩情。

  記者從渝北區委宣傳部獲悉,“五老回家”講黨史即老幹部回機關、老支書回村社、老教師回學校、老工人回企業、老戰士回軍營。目前渝北區在組建“五老回家”講黨史總隊的基礎上,又成立老幹部“回機關”、老支書“回村社”、老教師“回學校”、老工人“回企業”、老戰士“回軍營”等5個宣講分隊,形成了近百人的“五老”隊伍。

  下一步,“五老”人員將深入基層,結合自己多年工作生活的所見所聞、所歷所感,重點宣講黨史、習近平《論中國共産黨歷史》等內容,講述黨領導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導全區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南川區

  “壩壩加油站”憶先烈學黨史

  “假如山崩地裂,假如天要垮下;假如一動就會死,假如有血才有花;只要能打開牢籠,讓自由吹遍天下,我將勇敢上前,毫不懼怕!”3月15日,誦讀紅岩英烈古承鑠詩歌的聲音在南川區東城街道三秀社區油菜花海裏響起,一場“壩壩加油站”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生動上演,黨員、群眾等跟著志願者一起憶先烈、唱黨歌、學黨史。

  “古承鑠于1920年出生於南川縣一個貧民家庭,他不僅是革命者,還是詩人、音樂家。1947年,他參與重慶市委機關報《挺進報》刻寫工作。後被特務逮捕,1949年11月27日犧牲于渣滓洞監獄,為黨和人民的革命事業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南川區東城街道志願者吳娟聲情並茂地講述著古承鑠的故事,讓大家沉思其中。

  社區居民段後祥今年已80歲,有著59年的黨齡。他説,古承鑠烈士是南川區的驕傲,我們要永遠記住他。

  在當日的活動中,志願者講先烈故事、講黨史、教唱黨歌,通過現場有獎問答,一起合唱《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唱支山歌給黨聽》等經典歌曲,回顧黨的光輝歷程,追尋紅色記憶,感受偉大成就的來之不易。

  市民政局

  將開展八項特色實踐活動

  3月16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民政局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獲悉,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該局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辦實事、解難題、送溫暖、傳黨恩”為主題,建立“為民辦實事”實踐活動工作臺賬,紮實開展八項具有民政特色的實踐活動。

  一是開展“我為企業減負擔”行動,指導行業協會商會進一步降低涉企收費規模,規範涉企收費行為,增強服務企業能力,為企業減輕負擔。

  二是開展“救在身邊”行動,加強困難群眾動態管理,建立主動發現機制,將因疫因病因災或者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基本生活困難的人員及時納入救助範圍,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

  三是開展“新時代新社區新生活”服務品質提升行動,提升村(居)委會規範化水準和為民服務能力,促進社區服務提質增效,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區有服務”。

  四是開展“保護地名文化、記住美麗鄉愁”行動,讓人民群眾在互聯網上就能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增強群眾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

  五是開展“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行動,到今年底,爭取實現申請人不受戶籍地限制,規範資格認定申請程式,優化申請受理及審核服務模式。

  六是開展“關愛老人、享受美好生活”行動,認真落實好“實施農村社區養老服務全覆蓋工程”“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計劃”等2021年全市重點民生實事,指導推動各區縣養老服務管理部門為老年人提供服務便利,提高防範非法集資意識,提升智慧化環境中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七是開展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行動,實施“福彩圓夢·助學成長”項目,對2021年考入普通全日制中等職業及以上學校就讀中專(中職)、大專(高職)、本科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給予每人每學年8000元資助,幫助其完成學業,充分體現黨和政府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特殊關愛。

  八是開展“五社聯動、情暖基層”行動,選樹“最美社會工作者”先進典型,推進鄉鎮(街道)社會工作站建設,打造基層為民服務平臺,依託鄉鎮(街道)社會工作站,在村(社區)“兩委”的領導下,充分發揮社會工作者、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志願者、社區公益慈善資源優勢作用,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

  市政府外辦

  將舉辦“外事紅色教育課堂”

  3月16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政府外辦黨史學習教育動員會上了解到,市政府外辦將爭取外交部支持,在渝舉辦“外事紅色教育課堂”,深入挖掘重慶外事歷史資源,讓全國外事戰線幹部在重慶學習歷史、感悟歷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岩精神,增強鬥爭本領。

  市政府外辦將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在外事服務大廳、外防輸入一線等創建一批“黨員先鋒示範崗”,推動廣大黨員幹部亮出黨員身份,亮出莊嚴承諾,亮出服務標準,亮出積極作為。

  市政府外辦還將組建“外交為民”宣講隊,深入企業、農村、社區、學校等,重點宣傳群眾生活最需要、社會輿論最關注的有關涉外政策。同時,通過官網、“一站式”服務窗口、宣傳冊、微宣講等方式,對有關涉外政策進行長期宣傳公示,接受群眾諮詢。

  (稿件由記者張莎、顏若雯,通訊員袁治衛采寫)

編輯:胡明珠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