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路帶火石柱鄉村遊
來源:重慶日報  |  2021-05-18 09:50:00

高速路帶火石柱鄉村遊

高速路帶火石柱鄉村遊

高速路通了,石柱的鄉村面貌越來越美。記者 羅斌 攝\視覺重慶

  5月8日晚,“沿著高速看中國∙重慶”G50滬渝高速-G42滬蓉高速重慶段全媒體採訪團從忠縣出發,沿著G50滬渝高速重慶段前行,經過長7.66公里、曾被稱為西南地區第一高速公路長隧的方鬥山隧道後,就來到了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目前,到石柱高速公路有兩條,分別是G50滬渝高速和G5021石渝高速,在沙子互通下道後,到華溪村車程不到20分鐘。交通便捷了,到馬家院壩的遊客也多了,很多村民吃上了旅遊飯。”石柱縣中益鄉相關負責人表示。

  陰米茶一天最多要賣50多碗

  5月9日上午,石柱縣華溪村馬培清家院壩,大片綠油油的黃精,長勢良好;木瓜樹上,結著一顆顆雞蛋大的木瓜。

  “好吃,好吃!入口即化!”院壩裏,喝完一碗陰米茶,一遊客豎起大拇指,讚不絕口。一旁,為了買陰米茶,還有幾名遊客在排隊。

  馬培清的兒媳譚明蘭告訴記者,陰米茶是石柱地道的美食。陰米是當地産的,在鍋裏炒好後,配上自家做的醪糟、蜂蜜和熬製的紅糖,開水一衝,一碗熱氣騰騰的陰米茶就製作完成了,售價3元一碗。

  譚明蘭稱,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遊客多,最多一天,她製作的陰米茶賣了50多碗。

  賣陰米茶並非譚明蘭主業,她平時主要在主題郵局上班,向遊客推銷當地土特産。

  這個主題郵局是去年春建成的,當時馬培清一家還脫貧不久。因為郵局設在她家院壩裏,她也就被優先安排在郵局上班。儘管只有小學文化,但憑著勤奮肯學,譚明蘭很快就能“獨擋一面”了。

  記者看到,主題郵局雖然不大,但裏面整齊擺放著大量當地的土特産、手工藝品和文創産品。

  “這是我手工製作的布老虎,每天抽空可以製作2-3個。”譚明蘭告訴記者,土家族的吉祥物布老虎是純手工縫出來的,製作布老虎的染布、棉花等材料,由當地巾幗扶貧車間提供,郵局每賣出一個布老虎,譚明蘭都有提成。

  還想學奶茶製作工藝

  “現在吃穿不愁了,日子好了,生活更有盼頭了。我還想學習奶茶製作工藝。”譚明蘭告訴記者,目前,每天來村裏參觀學習的遊客有幾百人,多的時候有上千人,奶茶等飲料暢銷。

  “奶茶工藝複雜,我學得慢,要多花些時間,不過肯定能學會。”譚明蘭説,到時學會了製作工藝,就在院壩裏現在已經開業的奶茶店打工,這樣她早上起來就可以開門迎客,晚上睡覺前才結束營業,更方便遊客購買。

  譚明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現在每月收益好的時候,加上工資,能掙三四千元;如果學會奶茶製作工藝,今後收入肯定會大增。

  高速路推動鄉村遊發展

  中益鄉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兩年來,中益鄉依託高速路網,加快修建鄉村道路,聚焦“中華蜜蜂小鎮”主題定位,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産業,構建“大研學”旅遊格局。

  目前,中益鄉已建成全縣首個面積達10畝的黃精育苗基地,形成了中蜂、中藥材、特色蔬果三大支柱産業,中藥材、特色蔬果種植面積達1.8萬畝,中蜂8000群,全鄉糧經比從過去的9:1調整到1:9。這些支柱産業宜農宜旅,為鄉村農旅産業發展提供了支撐。

  據悉,石柱縣依託G50滬渝高速以及石渝高速(即沿江高速),積極打造“中國最美生態康養旅遊目的地”,在民宿打造上注重融入土家文化,創新經營模式,已建成集觀光、休閒、餐飲、會議、農耕體驗等於一體的黃水鎮九居民宿、中益鄉大灣民宿、全家院子等,極大推動了當地旅遊業發展。

  重慶高速集團稱,夏季旅遊旺季時,每天前往黃水景區和中益鄉沿線的車輛,達到8000-9000輛次,約為平時10倍,其中大部分是前往避暑的遊客。

  (重慶日報記者 楊永芹)

編輯:胡明珠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