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重慶如何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
來源:重慶日報  |  2021-05-25 11:42:24

  原標題:以製造業創新中心為平臺 看重慶如何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

  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重慶不遺餘力。

  日前,市經信委面向全市企業、科研院所及高校等各類創新主體,啟動了2021年市級製造業創新中心認定,將按照“成熟一個,推進一個”原則,全年接受申報。

  市級製造業創新中心認定申報自2019年5月啟動以來,目前有哪些企業及機構入選,它們在推動創新方面取得哪些成效?如何通過有效提升創新能力,從而帶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對此,重慶日報記者進行了調查。

  打通實驗室産品與産業化梗阻

  創新中心讓産業鏈“串珠成鏈”

  企業在生産過程中能耗多少?産品精度是否合規?這些在生産過程中的種種數據,重慶宏揚電力器材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蔣亞銘不用去生産線,只需坐在辦公室,操作智慧管控平臺就能悉數掌握。

  “一年前,企業生産方式還屬於傳統人工作業,從材料運輸、生産加工到成品檢測整個流程都由工人‘手把手’操作。”蔣亞銘説,企業自去年2月實施智慧化改造以來,通過引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生産全流程注入“智慧因子”,如今不僅産能提高了30%,生産能耗也大為減少。

  宏揚電力引入的這套工業互聯網平臺,是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在渝設立的,重慶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所創立的工業大數據製造業創新中心提供。自2019年落戶重慶以來,該創新中心已累計推動1000多家渝企“上雲”,連接了數千台工業設備。

  以重慶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有限公司為載體的工業大數據製造業創新中心,正是已獲認定的7個市級製造業創新中心之一。除它之外,還有積體電路特色工藝及封裝測試製造業創新中心、先進清潔能源動力裝備製造業創新中心、乾淨空氣新材料及裝備製造業創新中心、石墨烯製造業創新中心、新能源汽車智慧控制與檢測製造業創新中心、微發光二極體新型顯示創新中心相繼獲評。

  這些製造業創新中心如何發揮作用?

  “通過創新中心,主要是彌補實驗室産品與産業化之間的缺失,解決行業共性技術供給不足的問題。”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瑋看來,當前多數製造業企業存在著“技術産生-擴散-商業化-産業化”産業鏈銜接不暢,創新成果難以實現産業化的硬傷,而製造業創新中心的作用就是“串珠成鏈”,打通實驗室産品與産業化之間的梗阻。

  以重慶康佳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為主要載體的,市級微發光二極體新型顯示創新中心為例,自成立以來,該中心已牽頭陸續開發了20多款産品,投入量産10個項目,在新型顯示技術産業領域實現多個上下游企業集聚和技術融合。

  從四個方面提升製造業創新能力

  到明年創建15個市級製造業創新中心

  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提高創新能力是關鍵。

  根據規劃,到2022年,我市將累計創建15個市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力爭創建2-3個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

  “在當前全市製造業存在的短板之中,創新能力不足是‘要害’之一,要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這個短板必須補上。”市經信委主任陳金山表示,以前我市推動製造業發展更多是依靠資源投入,創新驅動的作用未能充分發揮,為此,我市計劃從多個方面提升創新能力。

  首先是繼續實施好研發機構的倍增計劃。去年,全市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的佔比達到25%,比上一年提高10個百分點,計劃到“十四五”末這一數字將提高到50%。

  其次是繼續加大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和市級製造業中心培育。陳金山表示,製造業創新中心將通過整合企業、高校、研究院所各方資源,形成行業性研發中心惠及更多企業,增強産業研發能力。

  “目前我市正在梳理33條重點産業鏈,計劃圍繞産業鏈提出技術需求清單,推動院校、研究院所、企業開展協同攻關,解決産業發展中的技術供給問題。”陳金山稱。

  培育更多科技型企業,則是重中之重。“創新的來源,特別是研發投入來源,很大一部分還是來自於企業。”陳金山説,為此我市將圍繞一批戰略性新興産業,建立起更多孵化中心,力爭孵化出更多科技型企業提高整體創新能力。

  圍繞“五化”發展趨勢

  推動重慶製造業轉型升級

  創建市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只是我市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的途徑之一,圍繞上月舉行的全市推動製造業高品質發展大會提出的製造業“智慧化、高端化、綠色化、融合化、區域化”,則是我市製造業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

  “這‘五化’是對製造業未來發展趨勢的準確把握。”市經信委副主任劉忠認為,當前工業品及消費品的智慧化,極大地拓展了消費空間,同時智慧化也大幅提升了企業生産效率——近年來全市實施2780個智慧化改造項目,其中67個項目達到智慧化工廠標準,359個項目達到數字化車間標準,實現平均生産效率提高54.3%,成本下降21.9%,不良品率下降39.5%。

  圍繞高端化、綠色化發展要求,劉忠表示,“重慶造”産品的高端化不僅體現在提高産品附加值、讓企業多盈利,更重要的是適應未來市場新的需求和變化。比如今年中央提出的“碳達峰、碳中和”要求,將有效推動産業發展綠色低碳,促進企業生産方式的改進和産業升級。

  “一旦實現製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化’,企業及産品將顯示出更大競爭力。”劉忠表示,隨著工業互聯網加速應用,製造業將進一步向服務業進行延伸,企業今後不僅要賣産品,還可通過後續服務賺取二次收益,因此製造業企業向服務業進行延伸將成為非常重要的趨勢。

  在區域化發展方面,劉忠認為,一個地區或園區應有所側重地圍繞某個或某幾個産業做大規模效應、做強集群優勢,通過培育特色鮮明的龍頭産業,讓地區或園區對入駐企業的吸引力不再靠稅收或土地優惠,而是通過創建産業生態的優勢去吸引。(重慶日報記者 夏元)

編輯:付意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