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區塊鏈發展的“重慶攻略”
來源:重慶日報  |  2021-07-05 09:02:48

  原標題:“國家隊”和頭部企業為何在渝加碼區塊鏈公共基礎設施網絡建設 看區塊鏈發展的“重慶攻略”

  重慶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最近大動作不斷。

  6月29日,國內區塊鏈頭部企業杭州趣鏈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趣鏈科技)聯合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打造的重慶區塊鏈開放服務平臺,在渝中區正式亮相。

  就在前一天,由國家信息中心牽頭建設的區塊鏈服務網絡(BSN),在渝中落地行業專網。

  截至目前,國家層面的兩大區塊鏈公共基礎設施網絡星火·鏈網、BSN都已落戶重慶,區塊鏈頭部企業趣鏈科技、浪潮等也在重慶加大公共基礎設施網絡建設。

  “國家隊”和頭部企業為何青睞重慶?重慶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現狀如何、下一步怎麼走?重慶日報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為何來

  政策棒、生態好、場景多

  “我們佈局重慶,是因為重慶發展區塊鏈有政策、人才、環境等優勢,特別是重慶對於區塊鏈産業的政策支持力度走在全國前列。”趣鏈科技首席執行官李偉説。

  記者了解到,我市已出臺《關於加快區塊鏈産業培育及創新應用的意見》《關於進一步促進區塊鏈産業健康快速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等多項政策,在數字經濟、金融科技、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等40多個領域和眾多細分産業方向鼓勵使用區塊鏈技術及應用。

  多項政策支持下,我市相繼成立了重慶區塊鏈應用創新産業聯盟、重慶市區塊鏈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産業生態優勢明顯。以重慶市區塊鏈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為例,目前該聯盟已集聚各類優勢區塊鏈企業100余家。

  此外,重慶的經濟基礎和豐富的應用場景,也是吸引“國家隊”和頭部企業搶灘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原因。

  BSN行業專網運營方易盾鏈動(重慶)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夏勇認為,重慶經濟總量大、産業門類齊全,有利於開展BSN行業專網的應用落地。因此,BSN將重慶選為落地西南地區的第一站,雖然目前BSN在全國10個省份落地,但重慶是重點佈局的核心區域。

  來幹啥

  為重慶區塊鏈發展搞“基建”、降成本

  市大數據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隊”和頭部企業來渝,將加速重慶的區塊鏈公共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可有效降低區塊鏈應用的開發、部署成本,為應用領域拓展奠定基礎。

  作為全球首個由我國自主創新研發並控制入網權的區塊鏈公共基礎設施網絡BSN,已在江北區建成主幹網;另一國家層面區塊鏈公共基礎設施網絡星火·鏈網去年也在兩江新區佈局了超級節點,同時星火·鏈網正打算在渝中區、渝北區建設骨幹節點,目前建設方案評審已通過。

  此外,由市大數據發展局、渝中區政府聯合浪潮打造的重慶區塊鏈公共服務平臺——“渝快鏈”在5月底也發佈了2.0版本,不僅可為政府、企業和個人開發者提供區塊鏈開發服務,還可提供“區塊鏈+”融合服務,實現鏈鏈互通。

  上述負責人表示,此次BSN行業專網以及重慶區塊鏈開放服務平臺落地,可謂重慶區塊鏈公共基礎設施網絡建設再加碼,標誌著我市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邁上了ー個新臺階。通過建BSN行業專網,可有效降低金融、能源、司法等行業區塊鏈技術應用成本,促進行業“上鏈”,解決行業內所面臨的數據孤島問題。

  而重慶區塊鏈開放服務平臺則搭建了“重慶市公積金平臺”“信盟鏈”“文博鏈”“渝中區政務數據共享平臺”等服務應用,將以公積金信息共享、信用金融、文博藏品等多個場景為切入點,構建重慶區塊鏈基礎設施。

  還將做什麼

  讓區塊鏈發展安全可控、跨鏈相容

  由於“國家隊”和頭部企業雲集,我市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水準和區塊鏈綜合實力比較匹配,目前都位於全國第一方陣。

  截至目前,全市區塊鏈産業培育取得明顯成效,僅渝中區重慶市數字經濟(區塊鏈)産業園就已簽約入駐趣鏈科技、浪潮等知名企業60余家。在近期舉行的“2021(第四屆)中國産業區塊鏈峰會”上,重慶市獲評2020年度中國産業區塊鏈十強城市、渝中區獲評2020年度中國區塊鏈核心聚集區。

  下一步,重慶區塊鏈發展如何高位求進?

  前不久,工信部聯合中央網信辦發佈的《關於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産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指出,要推動區塊鏈與其他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打造安全可控、跨鏈相容的區塊鏈基礎設施。

  “這是國家對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提出的新要求,要安全可控、跨鏈相容。”市大數據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將加強區塊鏈與其他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攻關,通過多種新技術融合,強化區塊鏈基礎設施競爭力。同時還將加速BSN、星火·鏈網等國家層面公共基礎設施網絡落地,加強“渝快鏈”等本土公共基礎設施網絡建設,豐富功能、拓展應用,通過引導更多企業連結入本土網絡,做好本土網絡與國家網絡對接,實現跨鏈相容。

  該負責人稱,“十四五”時期,我市將從打造安全可控、跨鏈相容的區塊鏈基礎設施等多個方面,加快區塊鏈産業培育和創新應用,高標準推動全市區塊鏈産業步入快車道,為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注入新動能。(重慶日報記者 向菊梅)

編輯:付意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