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日,在位於兩江新區的重慶海扶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醫生通過中新數據通道和新加坡斐瑞醫院連線,在B超監控下對一名子宮腺肌症患者進行海扶刀術前遠程會診。張錦輝·重慶日報/視覺重慶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8月13日6時訊(首席記者 佘振芳 趙穎竹)智博會落地重慶三年多來,一批大數據項目紛紛落地並蓬勃發展。一條從重慶到新加坡的通道,將近四千公里縮短到“一張屏”的距離,足不出戶就可以開展合作洽談。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從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獲悉,2021智博會期間,還將依託中新數據通道開展線上致辭、線上簽約、線上對話、線上訪談等活動。
中新數據通道于2019年2月獲得工信部批復,9月11日啟動開通。該通道是從重慶經廣州、香港到新加坡的直達數據鏈路,頻寬服務能力達260Gbps,時延約70-80ms,比互聯網降低75%。丟包率不高於0.5%,比互聯網降低80%。
作為中新雙方重要政務和商務活動的信息支撐通道,中新數據通道為中新雙方企業及機構提供了穩定、可靠的合作交流平臺。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有關負責人透露,截至目前,圍繞中新數據通道應用,已吸引騰訊、華為、浪潮以及新加坡精工集團、九竹科技、泰來供應鏈等50余家中新龍頭企業簽訂通道租用協議或基於通道開展合作,啟動遠程醫療、智慧教育、智慧物流、高清視頻等多個領域的中新國際數據通道創新應用。
此外,中新數據通道還服務於兩江新區數字經濟産業園、中國智谷(重慶)科技園、渝北區仙桃國際大數據谷、西永微電子産業園、渝中區區塊鏈數字經濟産業園、璧山高新技術産業開發區等重慶八大園區,為園區提供國際通信網絡支撐。
重慶市大數據發展局表示,下一步,中新數據通道將提升互聯互通能級,推動西部地區共建共享共用中新國際數據通道;通過載入區塊鏈等技術,依託全程可溯源的中新信息高速公路,拓展跨境電商、國際金融、國際物流、數字內容等領域政策及應用創新;依託通道拓展與東盟數字經濟合作,打造連接中國西部和東南亞的信息通信網絡服務體系,促進貿易物流、人文、教育等信息資源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