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産險:保險機構應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
來源:央廣網  |  2022-02-25 17:52:40

  央廣網重慶2月25日消息 2月23日,平安大講堂在北京舉辦,活動的主題為“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平安産險總監姜華表示,作為保險機構,應該充分發揮經濟“減震器”和社會“穩定器”作用,不斷探索推出高品質的保險産品和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更堅固的風險保障。

  保險業保障安全生産。據姜華介紹,經過近14年的探索和實踐,平安産險不斷進行保險創新試點,在湖南、海南、廣東、常州、蘇州等安責險模式基礎上,從科技應用創新、社會服務深化、保險功能升級三個方面,創新打造了“科技+服務+保險”安責險新模式,在安全管理基礎上為事故預防增加了一條新的安全生産防線。平安積極響應政策要求,發揮科技優勢,開發安責險信息管理平臺,進行安全監管線上化、數據可視化管理,實現政府、企業、保險機構、服務機構四方聯動。截至2021年12月底,平安産險累計為超6萬家企業提供了防災減損服務。

  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姜華表示,平安産險作為首臺(套)和新材料保險補償機制試點單位,不斷創新首臺(套)保險,幫助企業轉移産品所帶來的潛在品質風險和責任風險,從而激發製造企業的創新積極性。截至2021年底,平安産險承保國家和地方首臺(套)新材料保險項目合計超過2500個,為製造業企業提供超過3500億元風險保障。

  保險業助力鄉村振興。姜華認為,“三農”經濟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和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重要基礎,是金融服務的重點對象。2021年,平安産險發起“鄉風文明100行動”,通過平安各機構黨支部與鄉村基層黨組織黨建共建,以鄉村經濟合作社組織為平臺,通過社會金融組織的力量,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2021年平安産險已落地141個黨建共建點,提供各類民生保障1.7億元。其中,在重慶已陸續推進彭水縣龍射鎮鍾山村,涪陵區珍溪鎮永義村、石牛村,酉陽縣酉酬鎮和平村,黔江區太極鎮太河村,萬州區龍沙鎮等地建設基層黨建共建點。以黨建共建為基礎,平安産險打造助力産業發展的“振興保”模式,從“産前融資-産中風控溯源-産後平臺協銷”全流程幫扶産業“融資金、提效益、增保障”的新模式,與政府一同打造出保險深度參與、撬動産業發展、帶動一方農戶增收的産業振興新模式。

編輯:付意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