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綠色金融“貸”動産業綠色發展 大足在全市率先開展“綠票通”再貼現業務
5月29日,位於大足區靜脈産業園的重慶春興再生資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春興再生”)裏,一台臺廢棄電視機、電冰箱經過拆解處理,變廢為寶。這得益於大足區在全市率先開展的“綠票通”金融業務,企業負責人為這項政策由衷地點讚。
“過去一年,企業在生産設備和生産工藝上進行了大量投入,政府的‘綠票通’金融業務給了企業很大幫助。”春興再生負責人劉慶芳説。
“綠票通”是人民銀行利用再貼現政策工具設立的,支持綠色企業、綠色項目票據融資的再貼現快速通道服務項目。
春興再生自去年9月獲得全市首單“綠票通”再貼現以來,已累計獲得1880萬元再貼現,主要用於分揀、破碎、冶煉和環保治理等生産環節的設備更新和工藝升級。劉慶芳介紹,“綠票通”再貼現還為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環保效益——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594噸,節約標準煤量723噸,節約用水28.11萬立方米。
作為重慶市綠色金融改革試驗重點區,大足區率先在全市成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創新“政銀”縱向橫向合作機制,搭建銀企融資對接平臺,建立“政銀企”每月對接機制,有效發揮了政府對綠色産業發展的引領作用。
同時,大足區豐富信貸産品助推綠色轉型,引入綠色金融資金投入環境治理,推動水資源保護等項目獲得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30億元、期限20年的綠色銀團貸款,有力支持了污染治理。
在此基礎上,大足區針對五金企業設備更新、技術研發、産業升級等綠色轉型資金需求,專門推出特色綠色信貸産品“五金産業貸”;引導普惠金融服務到村,建成5個種養循環生態農業示範基地,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92.3%。
統計數據顯示,大足區140家企業(項目)已納入了全市綠色項目庫,融資需求達257億元。今年一季度,大足全區金融機構綠色貸款餘額45億元,同比增長47.3%,綠色金融有效“貸”動了綠色發展。(重慶日報記者 陳維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