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慶全市博物館總數達122家
來源:華龍網  |  2022-06-11 14:12:33

  原標題:2021年度重慶市博物館發展報告出爐:每26.27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 !

2021年重慶全市博物館總數達122家

2021年,重慶市新備案開放17家博物館。市文化旅遊委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訊(吳禮霜)近日,重慶市文化旅遊委發佈2021年度重慶市博物館發展報告 ,報告顯示,2021年度,全市博物館在場館建設、文物保護、藏品研究、陳列展覽、開放服務、教育傳播、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新成效,“十四五”全市博物館高品質發展開局良好。

  成果:全年全市新備案開放17家博物館

  在博物館建設方面,2021年,重慶市新備案開放17家博物館(文物12家、行業4家、非國有1家),全市博物館總數達到122家,其中免費開放109家;全市博物館建築總面積達到77萬餘平方米,比2020年度增加13.6萬平方米,每萬人“擁有”博物館公共文化服務面積達到240平方米,每26.27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

  在博物館公共服務方面,2021年,全市博物館展出的基本陳列共290個,新推出臨時展覽455個(其中原創展覽293個、交流合作展覽162個);開展社教活動線下7359場次、線上1109場次,線下活動比2020年度增加1978場次,線上線下共參與4112.7萬人次;全年博物館共接待觀眾2646萬人次(其中免費開放接待觀眾2292.6 萬人次,接待未成年人681.7萬人次),比2020年度增長了50.7%,恢復到2019年度的66.4%。

  在博物館藏品方面,截至2021年底,全市博物館藏品數量達714152件/套;珍貴文物32419件/套;新增藏品數量22890件/套;新實施11個可移動文物保護項目,完成17個項目驗收;完成文物(標本)修復840件/套。

  在文創産品開發方面,全年全市有83家博物館參與文創産品開發,佔全市博物館總數的68%,比2020年度(59家)增長40.68%。全年新開發文創産品894類1996款,銷售收入達2768萬元,銷售收入比2020年度(2315萬元)增長19.57%。

2021年重慶全市博物館總數達122家

2021年藏品新增數量最多的10家博物館。市文化旅遊委供圖

  特點:慶祝建黨百年活動氛圍濃厚

  報告表明,2021年,全市博物館慶祝建黨百年活動氛圍濃厚,共舉辦主題展覽50余個,開展各類慶祝建黨100週年的活動180余項,參與人次超1000萬。“文物映耀百年征程”——2021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全國主場城市活動有關話題的傳播量和點擊率超3億次。

  社會教育內容豐富多彩。2021年全市博物館聯盟,送展覽到學校、鄉鎮、社區共1187場次,教育活動353場,惠及群眾88.5萬人次,與100余所中、小學開展館校共建活動。積極開展“博物館進校園”和“課堂搬進博物館”互動式館校合作模式;舉辦“愛鳥周”“環球自然日”等主題科普活動等;13949名博物館志願者參加博物館服務,利用革命文物舊址打造40個市級黨史學習教育基地。

  文物科研實力不斷增強。5家文物保護科研基地運行正常,基本建立年齡梯次合理、學科結構多元、整體素質較高的科研隊伍;三峽文物科技保護基地正式運行;“館藏文物有害生物控制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區域覆蓋能力增強,服務重慶,輻射廣西、雲南等西南片區文博機構;大足石刻博物館參與石窟文物保護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與重慶大學、浙江大學形成科教融合創新戰略合作。

  文創産品開發特色鮮明。各館充分利用文物IP,開發具有重慶特色的文創産品;試點單位基本構建了完善的文創産品開發經營産業鏈,搭建多方合作平臺、IP 資源授權管理平臺,跨界融合開發館藏文物系列文創産品,充分利用紅岩文化資源優勢開發特色文創品牌;“産學研”融合,産品特色鮮明,産品覆蓋不同年齡、文化層次和不同消費能力的社會群體。

  趨勢:“博物館熱”將持續升溫

  “十四五”時期,全市博物館將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博物館熱”將持續升溫。

  報告指出,2021年5月,中宣部等9部委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全市各級黨委、政府把博物館改革發展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納入政府考核評價體系,統籌推進;把重大建設項目納入全市重點和專項規劃,推動出臺《關於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實施方案》,將任務落實到市級相關部門及區縣,發展環境基本形成。

  “一區兩群”博物館建設進一步提速。中國水文博物館、重慶博物館等18個博物館新建(改擴建)項目前期工作開展紮實,在建項目穩步推進。利用文保單位建成開放的區縣博物館呈“井噴”態勢,“百館之城”“母城記憶”發展迅速;行業系統和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博物館建設,63家已開放未備案的類博物館將納入各區縣相關部門進行孵化培育,五大博物館群體系更加完善。

  文物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十四五”期間,全市將大力發展文物保護裝備産業;推動三峽文物科技保護基地發揮在文物保護領域方面的引領支撐作用,支持大足石刻博物館中國南方石質文物保護科研基地、潮濕環境石窟寺保護重慶重點實驗室;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關鍵技術科技攻關;進一步推進文物大數據智慧化建設,建設以革命文物為重點的紅色歷史數字平臺。

  文化文物創意産業得到空前發展。推動出臺《關於進一步推動文博單位文化創意産品開發的實施意見》,制定更加具體的辦法措施。推介文物領域研學、體驗、休閒旅遊精品線路,做強文旅融合發展品牌;支持各方力量運用市場機制發展“文物+信息化領域”的共享經濟、場景服務和新興消費,釋放文化消費活力;推進文物活化利用的協同創新、成果轉移和社會共享,進一步刺激和推進全市文化文物創意産業發展。

編輯:胡明珠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