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受助到自助、助人……這些殘疾人為何要當志願者
近日,第27個全國“愛眼日”主題宣傳活動來了一群特殊志願者——大渡口區“528我愛幫”殘疾人志願服務隊,10位身著紅馬甲的盲人技師志願者一字排開為市民服務,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手法精湛、力度適中,真是感謝他們,也為他們的志願服務精神點讚!”躍進村街道居民邱時合笑著説。
這支殘疾人志願服務隊從大渡口區“益”起來築夢——殘障人士社會康復志願服務項目中衍生而來。近日,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單位公佈了2021年度全國學雷鋒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名單,該項目被推選為“最佳志願服務項目”。
記者了解到,“益”起來築夢——殘障人士社會康復志願服務項目由大渡口區梅明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於2015年發起,目前已走過7年。梅明社工負責人梅明介紹,大渡口區有殘疾人近5000人,他們在生活、學習、工作等方面都面臨著自信心不足、情感缺失等困難。“我們希望通過提供持續性、專業化的服務,讓殘疾人重新認同自己,學習生活實用技能、重建生活信心,學習就業技能、增強就業能力,讓他們融入社會。”
7年多來,項目相繼開展了“益起來”家訪、“暖心陪伴、走出蝸居”、“益起來”相聚等公益活動。
59歲的徐麗沙身處一個一戶多殘的特殊家庭,三輩人就有三個是殘疾人。“益”起來築夢項目將她家納入個案幫扶後,社工發現,徐麗沙和兒子徐江無恙儘管身患殘疾,但都有藝術追求,一個愛跳舞,一個愛唱歌。
“在社工動員下,我和兒子走出家門,為鄰居、敬老院老人、特殊學校孩子錶演節目。志願服務讓兒子心境開朗,去年他去世前,特別要求捐出眼角膜和遺體,如願讓兩個陌生人重見光明。”提到兒子,徐麗沙滿心不捨,但沒有遺憾。
據了解,目前大渡口區“益”起來築夢——殘障人士社會康復志願服務項目已依託區、鎮街、村社區搭建服務對象關愛服務平臺,形成“社會組織+政府部門+50余家愛心企業+10余所愛心學校+10余家愛心醫院”的助殘服務模式。從最初100來人參加發展到現在5000余名志願者參與,近1000余名殘障人士明顯受益,其中被幫助的120名殘疾人自願成為志願者,建立百人互助小組,參與各類志願服務活動,完成從受助到自助、從自助到助人的轉變。
給殘疾人唐冬冰煮飯,陪殘疾人陳立出門參加活動,幫樓上樓下老年人提米提油……62歲的肢體殘疾人王永秀每天過得充實而愉悅。她説,他們雖然外表殘缺,卻有著一顆善良的心,願意為社會奉獻微光。(重慶日報記者 張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