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疫情處於平臺波動期 總體形勢可控
來源:重慶日報  |  2022-08-31 09:51:56

  原標題:全市疫情處於平臺波動期 總體形勢可控 8月30日0-19時,重慶新增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3例無症狀感染者

  8月30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第120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通報稱,8月30日0-19時,重慶市新增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渝中區1例、九龍坡區1例、北碚區1例、璧山區1例),其中2例在隔離管控的密切接觸者中發現,2例在管控區域內人員中發現;新增3例無症狀感染者(渝中區2例、南岸區1例),均在管控區域內人員中發現。目前,所有感染者均在定點醫院進行集中隔離治療和隔離醫學觀察,病情穩定。

  全市疫情

  呈現多區散發、局部聚集的特徵

  李畔表示,目前,全市疫情處於平臺波動期,呈現多區散發、局部聚集的特徵,總體形勢可控。大渡口區連續4天無新增感染者;巴南區連續2天無新增感染者;沙坪壩區連續3天每日新增感染者數量未超過6例,30日暫無新增;8月28日以來,“8·16”“8·22”疫情涉及的區縣新增感染者均在管控範圍內發現。

  此外,忠縣、開州區、墊江縣、彭水縣等市外重點地區來渝返渝人員輸入引起的疫情,均得到及時有效處置,未發生社會面傳播。

  李畔説,鋻於近兩日新增感染者管控前活動範圍廣泛、活動軌跡複雜,涉及農貿市場、超市、餐館、茶樓等多處人員流動性較大的公共場所,渝中區、南岸區、璧山區啟動了區域核酸篩查工作。為防止疫情進一步擴散蔓延,中心城區其他區域也將根據疫情防控需要開展區域核酸篩查。

  當前,國內部分地區疫情形勢依然嚴峻,近期我市輸入性疫情多點散發,防控工作處在關鍵階段。現在看來,多數來渝返渝人員遵守規定,自覺居家自我健康監測,即使檢出陽性也沒有引發疫情傳播,但由於個別市外重點地區來渝返渝人員和“黃碼”人員沒有嚴格遵守“3天2檢核酸檢測結果出來前原則上居家不外出”的要求,引發了本輪多起疫情。

  渝中區

  第一輪核酸採樣已全部完成,已出結果44.53萬人,均為陰性

  渝中區政府副區長梁棟介紹,自8月以來,渝中區發生了4起輸入性的疫情,在這4起疫情中,尤其以“8·28”這波疫情涉及的人員最多,鏈條最長,範圍最大。

  截至30日下午5點,渝中區共劃定了中風險區4個,臨時管控區17個,精準到小區、樓棟,28日淩晨以來,先後在管控區域內開展了2輪核酸篩查,累計篩查了50880人,共篩查出5名無症狀感染者,均第一時間落實了轉運隔離,有效防止了風險在該區外溢。

  截至30日下午5點,針對8月28日這波疫情,累計排查了密接317人,次密接459人,其中在渝中區的密接、次密接一共是611人,目前已出檢測結果都是陰性。

  29日晚上8點起,渝中區啟動了為期三天的三輪區域核酸篩查,截至30日下午8點,全區第一輪核酸採樣已經全部完成,累計採樣58.58萬人,已經出結果44.53萬人,均為陰性。

  沙坪壩區

  7個街道解除臨時管控措施

  沙坪壩區政府副區長黃可欣介紹,30日該區逐步調整了部分風險區和解除臨時管控區管控措施。該區對東部城區天星橋街道、覃家崗街道、渝碚路街道、沙坪壩街道、童家橋街道、小龍坎街道、新橋街道等7個街道解除臨時管控措施,按不同風險等級實行分類管理。同時,對達到要求的部分風險區進行調整,其中:高風險區調整為中風險區的有10個、中風險區調整為低風險區的有13個。

  黃可欣説,為方便群眾出行,該區在低風險區內開通了5條臨時封閉運行公交線路,公交車、計程車、網約車可在區域內正常運行,但不得跨區域運行,以保障區域內居民基本出行需求。有關單位經批准可逐步有序恢復生産經營秩序。

  南岸區

  現有高風險區6個、中風險區13個、臨時管控區9個

  南岸區政府副區長劉露通報,8月28日以來,該區累計報告陽性病例13人,其中,1人有區外涉疫場所暴露史,9人為其密切接觸者,1人為其居住樓棟高風險區人員,另外2人在8月28日擴面核酸檢測中發現。

  劉露説,自8月28日啟動臨時管控區劃分以來,該區及時對臨時管控區範圍進行了2次調整。調整後,南岸區現有高風險區6個、中風險區13個、臨時管控區9個,南坪鎮、花園路街道、銅元局街道、南坪街道、海棠溪街道全域除中、高風險區,臨時管控區以外的其他區域均為低風險區,有效保障了社會面正常運轉。

  劉露介紹,該區于29日早上8點啟動連續三輪區域核酸篩查工作。為保障安全、有序、高效推進核酸篩查,該區設置採樣點341個、採樣臺1264台。截至目前,已完成第一輪區域核酸採樣,共885892人,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目前,南岸區已啟動第二輪區域核酸篩查。(重慶日報記者 李珩 見習記者 雲鈺)

編輯:胡明珠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