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新金融峰會擬於11月下旬召開,作為本屆峰會的重要預熱活動,“數字人民幣與跨境使用”線上論壇于9月29日下午舉行。論壇上,與會領導、專家圍繞數字人民幣在跨境貿易、生態建設、監管、離岸金融服務、人民幣國際化等方面如何發揮作用等話題進行了交流探討,分析現狀、尋找對策,促進數字人民幣健康發展,探索人民幣國際化的新途徑。
發展數字人民幣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
自2019年底人民銀行啟動數字人民幣試點以來,數字人民幣發展逐漸駛入了快車道。目前,數字人民幣已在重慶、深圳、蘇州、成都、雄安新區等多個城市的零售商超、民生服務、數字政務、交通出行、醫療服務、智慧校園、文化旅遊和代發工資等眾多領域成功落地應用。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張明認為,我國發展數字人民幣是大勢所趨。從國際來看,發展數字人民幣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增強我國的金融競爭力;從國內來看,數字人民幣降低了人民幣的流通成本,增加了人民幣使用的便捷性;從監管的角度來看,數字人民幣更便於反洗錢、反恐或者追蹤一些大額期權交易。
“數字人民幣為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張明指出,為推動人民幣國際化,我國正加大向海外的機構投資者開放國內人民幣金融市場的力度。一旦數字人民幣可以變成存款、貸款,對海外投資者而言,除傳統的人民幣計價資産之外,他們就可以擁有相關的數字人民幣資産。因此,數字人民幣現在雖然還無法用於跨境交易,但未來將對跨境支付將起到很大的推進作用。
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試點數字人民幣可帶動西部金融開放發展
那麼,如何推進數字人民幣在跨境貿易中落地應用?新加坡區塊鏈協會會長、新加坡金融科技協會原會長謝福來表示,跨境支付涉及到各國不同的金融政策,使得跨境支付效率不高。鋻於很多國家已經著手在本國推出央行數字貨幣,中國等國家可以打造一套彼此相容的央行數字貨幣網絡,嘗試不同的方法推進央行數字貨幣之間的相容性,實現互操作。
日前,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正式啟動數字人民幣試點。重慶作為中國數字人民幣試點城市之一,未來將在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中新國際數據通道、中新金融科技合作示範區、中新(重慶)農業“雙百”合作計劃等重點項目中試點應用數字人民幣。對此,謝福來預測,各類新加坡企業必將積極參與重慶QDLP試點、數字人民幣試點等金融業務。這將有力助推重慶建設西部金融中心,帶動中國西部金融開放發展。
構建開放型數字人民幣生態
圍繞如何促進數字人民幣發展提速,廣發銀行金融研究院院長莫照星建議,對於我國這樣地域廣闊、人口眾多、地區發展差異較大的經濟體,要讓數字人民幣充分普惠、可得,最優選擇就是構建開放型數字人民幣生態。
首先,需要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機制,注重市場經濟中的制度安排,推動形成兼顧各方的利益平衡與商業激勵機制,持續調動各方積極性;其次,要在尊重市場規律、市場主體的基礎上,更好發揮央行的作用,用政策引導市場預期,用規劃明確發展方向,用法治規範市場行為。尤其是,在市場實踐中,需要各方切實發揮合力、攜手攻堅克難。在制度建設和管理過程中,既要注重融合,又要支持創新;再次,分散決策、風險分擔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制度安排,與激勵機制相輔相成。
莫照星還認為,未來,隨著數字人民幣逐步鋪開,技術不斷成熟,應用場景將從消費領域向金融投資領域拓展。伴隨著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我國將逐步與海外經濟體合作,建立相關法律制度安排和協調機制,完善相關金融基礎設施、法律等,推動數字人民幣在跨境支付結算、投融資等方面的廣泛應用和流通,並形成數字人民幣回流機制,這也有助於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重慶日報客戶端 黃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