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汽車産業鏈全面復工復産
來源:重慶日報  |  2022-12-08 14:24:48

  原標題:各大“鏈主”企業集體發力拉動上下游 重慶汽車産業鏈全面復工復産

重慶汽車産業鏈全面復工復産

12月7日,位於兩江新區的重慶美聯物流倉庫,工作人員在堆滿長安福特汽車零部件的倉庫作業。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12月7日一早,數輛滿載各種汽車零部件的貨車駛入長安兩江工廠。等候多時的長安汽車物流中心總經理蘭祥文,心頭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

  “我們這幾天是‘雙班’,車間24小時不間斷生産,12月9日要達到滿産,零部件需求量很大。前幾天,上游還有8家企業無法滿足廠裏的生産需求,現在這幾家企業的問題得到解決,産品供應恢復,今天整車産能估計可以超過90%,達成滿産目標有望了!”蘭祥文興奮地表示。

  進入12月,我市汽車行業各大“鏈主”企業開始全力拉動上下游復工復産,預計到12月9日,全市汽車産業鏈將全面恢復生産。

  鏈主:

  牽住産業鏈復工復産“牛鼻子”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汽車産業鏈要“火力重開”,首先得保障整車企業自身的良性運轉。

  12月7日下午,兩江新區長安福特總裝車間,工人熟練操作著機器,各條生産線快速運轉,一輛輛福特新蒙迪歐、銳際、冒險家、林肯Z、福克斯等車型接連下線。

  同一時間,兩江新區上汽紅岩基地內,各類型重型卡車正以每小時3輛的節奏被組裝完成。上汽紅岩黨委書記夏洪彬表示,隨著返崗員工的逐漸增加,廠裏6條生産線已經全部開啟,接下來産能將得到進一步釋放。

  長安汽車、賽力斯、慶鈴汽車生産車間,員工們同樣在各自崗位上忙著趕訂單、保任務,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對於復工復産,我們整車企業早就做好了準備。”蘭祥文表示,從11月9日起,長安汽車所屬重慶5個整車工廠、1個發動機工廠、1個衝焊件生産工廠共2萬餘名生産一線員工、管理幹部等就堅守在生産一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搶抓生産。

  從12月5日開始,長安汽車在渝各工廠再次調整産能計劃和員工組織,通過生産組織上的無縫銜接,保證了産能穩定輸出,也牽住了産業鏈復工復産的“牛鼻子”。

  上游:

  迅速“回血”打通瓶頸

  相比整車企業,大部分的零部件企業無論是技術、管理,還是資金、公共協調能力都不足,因此也容易形成復工復産鏈條上的瓶頸。

  前幾天,長安福特就收到來自供應商的求助:由於生産人員缺乏,零部件供應跟不上。

  長安福特立即聯繫了兩江新區産業局,該局聯合各相關部門,分頭協調供應商員工所在地區,組織協調人員返崗。目前,長安福特零部件供應已經逐步跟上生産節奏,保障了整車工廠開足馬力。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長安、賽力斯汽車的配套商四川建安工業身上。建安工業在江津雙福有生産基地,為及時復工,長安專門成立工作小組幫助企業制定整套復工防疫標準和規範體系,以白皮書方式發放給企業。當地政府和園區管委會也做了大量指導和協調工作。如今該企業不僅全面恢復生産,還拉動了多家二級配套商復産。

  蘭祥文表示,長安汽車在重慶就有460多家主要供應鏈企業。除了從技術上指導各家企業做好生産和防疫工作外,在了解到一些企業在疫情期間資金上出現困難後,長安還對一些企業提前支付了貨款,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市級各部門和各地政府也給我們很多幫助,僅兩江新區,這些天就已經為我們的100多家配套商企業解決了上百件各類問題。”

  在各方幫助支持下,重慶汽車産業鏈上游環節迅速“回血”。賽力斯汽車提供的數據顯示,其位於重慶的供應商體系已經實現100%復工復産。長安本地供應商計劃12月8日整體實現滿産。上汽紅岩的供應鏈體系目前已經基本打通,不日將全面上量。

  下游:

  保障企業基本實現全員到崗

  汽車零部件規模龐大且種類繁多,産業鏈要恢復,除了整車廠和配套企業要撐得起,做好物流保障也尤其關鍵。

  12月7日早上8點半,重慶美聯物流的叉車駕駛員劉漢民,駕駛著叉車不停穿梭在公司倉庫中,把一批批汽車零部件運到指定位置的車上。半小時後,載滿了汽車零部件的卡車向長安福特倉庫駛去。

  美聯物流總經理何道國介紹,為了支撐長安福特復工復産,美聯物流安排了100多人進駐長安福特倉庫,與美聯物流供應倉庫形成“點對點”閉環工作模式。目前,美聯物流已有90%的員工回到崗位,為搶回之前的時間,一個叉車駕駛員一天要開100多趟車。

  記者從長安民生物流等鏈上主要物流企業了解到,這些企業員工目前已基本實現全員到崗,每天將零部件源源不斷運往長安等主機廠,又將生産好的整車運出去。

  蘭祥文介紹,前期我市幾家市級部門聯動,積極落實貨運司機“白名單”制度,並積極梳理長安汽車等龍頭企業在長三角等地區重點配套企業名單,保障了貨運物流暢通和零部件庫存,為企業及時復工復産打好了基礎。接下來,長安汽車將充分發揮“鏈主”作用,串起上下游,賦能行業下一步高品質發展。(重慶日報記者 白麟 楊駿)

編輯:付意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