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璧山區來鳳街道打造生態小微濕地群 描繪美麗鄉村生態田園畫卷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2-12-28 11:39:59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報道(肖紅光):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重慶市璧山區來鳳街道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嚴格落實河長制,以強有力的措施推進城鄉生態文明建設。

  在來鳳街道孫河村,剛剛整治培育完成的魚塘灣小微濕地群水清見底,栽種著菖蒲、鳶尾、美人蕉、過江藤等水生植物,水中還能見到一群群小魚游動。這裡縱橫交錯的圍堤把濕地分隔成大大小小的“九宮格”,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生態美景。

重慶市璧山區來鳳街道打造生態小微濕地群 描繪美麗鄉村生態田園畫卷_fororder_圖片2

整治後的小微濕地群 攝影 肖紅光

  據了解,今年上半年,這裡還是一處淤積了多年的臭水洼,不僅蚊蠅成群,還影響到附近璧南河流域的生態環境,附近居民避之不及。從今年8月份開始,來鳳街道組織力量對這裡進行清淤整治,把這裡改造成為小微濕地生態緩衝區,栽種了菖蒲、睡蓮、水芭蕉、旱傘草、過江藤等20多個品種的水生植物,通過濕地的沉澱、吸附、分解等作用對水體進行消納凈化,不讓一滴污水流入璧南河。

  這只是來鳳街道通過小微濕地建設,打造美麗鄉村的一個縮影。據來鳳街道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水岸共治,大量建設生態小微濕地,凈化水體,消納污染,該街道有效地改善了農村種植業、養殖業産生的化肥、農藥、畜禽糞水等面源污染和生態惡化趨勢,讓鄉村重現水清岸綠的生態田園美景。

  截至目前,來鳳街道在轄區的10個村建設生態小微濕地22個,面積達320多畝。該街道通過科學合理安排水生植物的栽種方式,盡可能地加大、拉長濕地內水流路徑,保證污水轉換的有效化,削減了入河庫污染負荷,並通過投放花白鰱、鯉魚、鯽魚等各類魚苗10萬尾,進一步活化水體,為轄區居民增添了不少遊玩的好去處。

  除了加快鄉村小微生態濕地建設之外,來鳳街道還加大了對場鎮社區和農村集中居住點的生活污水的綜合治理力度。2022年以來,街道為場鎮花園社區民生街的50多戶居民集中安裝地下排污管道400多米,把居民生活污水全部接入城區排水系統,解決當地居民生活污水長期直排地下暗河的“老大難”問題;還為魁塘村巴渝新居村民集中居住點安裝了污水一體化處理設備,徹底解決了此地80多戶人家的生活污水處理問題。

  璧山區來鳳街道黨工委書記、總河長彭昱表示,來鳳街道將繼續圍繞“水質提升、環境改善、景觀美化”的生態文明發展理念,打造生態小微濕地群,促進環境保護,增進民生福祉,助推璧山以綠色為底色的高品質發展。

編輯:胡明珠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