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2023年重慶市科技創新工作會召開,會議總結回顧了過去五年及2022年全市科技創新工作,部署了2023年全市科技創新重點工作。
過去五年,重慶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量增長1.9倍,科技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分別增長6倍和2倍,科創板上市企業實現“零突破”;獲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新增國家科創平臺28個、增長35.9%;超瞬態實驗裝置、中國複眼等9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加快建設;新增“兩院”院士2人、國家“傑青”17人、國家“優青”55人,R&D人員總量增長1.2倍。
2022年,全市科技創新取得新進展。西部(重慶)科學城、兩江協同創新區、廣陽灣智創生態城集聚各類研發平臺964家;首批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重組評審認定;新建重慶基礎學科研究中心3個;獲批國家基礎研究科研項目1013項,項目經費7.22億元;新增國家“傑青”2人、“優青”13人,首次同年獲得2個國家創新研究群體;新增開州高新區,16個高新區規上工業總産值同比增長7%;新增科技型企業6050家、高新技術企業1240家;3家企業通過科創板上市審核,1家企業在科創板上市;新增國家科技孵化平臺19個,技術合同成交額630.5億元;為2403家企業新發放知識價值信用貸款70.7億元;推進“地方科學基金項目‘負面清單+包乾制’”等4項國家全面創新改革;新引進國內外知名創新機構5家、累計108家,落地建設高水準研發機構65家。
展望2023年,重慶將奮力抓好科技創新,促進科技、産業、金融、人才良性循環,力爭全市研發經費投入強度2.35%左右,科技型企業超過4.8萬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7000家。
未來五年,重慶將堅持以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推動高品質發展為主目標、以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科技創新為主方向、以高品質建設西部(重慶)科學城為主平臺、以提升産業創新能力支撐現代産業體系為主任務、以優化創新生態集聚優秀科技人才為主抓手,紮實抓好黨建引領科技創新等七個方面的總體部署,加快實施高能級創新平臺提升等十大行動計劃,奮力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以科技創新賦能産業發展,為現代化新重慶建設提供強大科技支撐。(文 張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