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一”全國2.74億人次出遊 重慶文旅熱度居全國前列
5月3日,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五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合計2.74億人次,同比增長70.8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實現國內旅遊收入1480.56億元,同比增長128.90%,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5月2日,沙坪壩,遊客們正在白公館小蘿蔔頭塑像前參觀。特約攝影 鐘志兵/視覺重慶
因此,這個假期也被譽為“史上最強五一”。而來自市文化旅遊委、攜程、去哪兒、飛豬、驢媽媽等數據顯示,重慶文旅熱度位居全國前列。
來自市文化旅遊委消息,節日假期,重慶市接待過夜遊客累計接待人數為143.89萬人次,同比增長69.5%,恢復到2019年的108.3%;納入重點監測的全市120家旅遊景區接待遊客641.26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67.2%,與2019年同比增長17.9%。
5月2日,承載著山城人記憶的渝中區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吸引了全國各地的遊客到此打卡。 見習記者 尹詩語 攝/視覺重慶
其中,都市旅遊尤其火爆,磁器口古鎮接待遊客73.79萬人次,洪崖洞民俗風貌區接待遊客51.91萬人次;5A景區仍是跨省遊、團隊遊首選,武隆喀斯特旅遊區接待遊客35.21萬人次,黔江濯水景區接待遊客18.19萬人次,南川金佛山接待遊客8.47萬人次;主題樂園類景區備受年輕群體和親子家庭喜愛,美心紅酒小鎮景區接待遊客56.3萬人次、重慶歡樂谷接待遊客12.49萬人次;歷史文化類場館人氣高漲,歌樂山烈士陵園接待遊客13.75萬人次,三峽博物館接待遊客7.82萬人次,大足石刻接待遊客6.42萬人次。
從手機漫遊情況看,全市手機漫遊共6249.82萬台次,較2022年同比增長48.0%。其中入渝漫遊2670.63萬台次,較2022年同比增長45.3%,入渝漫遊前5名是:川、粵、黔、鄂、浙;離渝漫遊3579.19萬台次,較2022年同比增長50.1%,離渝漫遊前5名是:川、粵、黔、浙、鄂。
除了旅遊,重慶市文化活動同樣豐富多彩,充分發揮了“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作用。假期,重慶市開展了第八屆重慶文化旅遊惠民消費季(春夏)活動,舉辦文旅消費活動173場次,吸引756.23萬人次參與,發放文旅消費券等消費補貼2785.2萬元。
全市各藝術單位及民營演出團體加大文化藝術産品供給,共演出265場,接待觀眾超過7.3萬人次。
5月2日,在位於西部(重慶)科學城虎溪街道的四川美術學院美術館,市民和遊客在觀展。特約攝影 孫凱芳
全市43家公共圖書館、41家文化館推行免費開放和延時服務,並提供內容豐富的線上服務,吸引到館人數110.12萬人次,線上服務65.05萬人次。全市各地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215場,如渝中區人文主題攝影作品基層巡展等,吸引遊客、市民38.45萬人次參與。
全市各博物館、紀念館策劃推出65項專題展覽和98項社教活動,吸引遊客、市民走進博物館,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累計接待觀眾98.31萬人次。
在攜程發佈的“熱門旅遊目的地TOP10”中,重慶位居全國第七;飛豬數據顯示,重慶是全國第七大“五一”假期最熱門目的地;去哪兒數據顯示,重慶是全國第六大熱門出發地。(記者 韓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