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上午,“春山可望·未來可漆”重慶殘疾人文創品牌推介暨城口大木漆藝術品鑒會在渝中區白象街西泠書房舉辦。本次活動由重慶市殘疾人聯合會信息中心、城口縣殘疾人聯合會共同主辦,重點推出“微笑計劃”殘疾人文創産品10餘款,特別推出來自“中國生漆之鄉”城口的大木漆産品300余件,集中展示了重慶市殘疾人文創産業發展成果。
會上,重慶市殘聯與重慶旅遊集團、市殘聯信息中心與渝中區文化旅遊委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為城口“忘我”大漆藝術空間、西泠書房藝術綜合體分別頒發“微笑工坊”“微笑櫥窗”牌匾,城口漆藝傳承人和有關行業專家對大木漆藝術進行了重點推介,受到與會者高度好評。
重慶市殘聯二級巡視員陳登武在講話指出,過去一年來,全市各級殘聯組織用政策匯聚力量,用改革驅動發展,積極探索適宜殘疾人就業增收的文化項目,推動殘疾人積極參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廣大殘疾人朋友用微笑面對生活,用匠心傳承文化,助推殘疾人文化産業呈現良好勢頭。社會各界愛心組織積極投身於文化助殘公益事業,幫助殘疾人提升技能、開闊視野、拓展市場,踐行扶弱濟困、互助友愛的社會文明風尚。下一步,重慶將繼續實施“微笑計劃”文化品牌,推進殘疾人文化創新與對外合作,不斷豐富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促進殘疾人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高品質發展。
“我們將充分發揮行業優勢,積極參與支持殘疾人‘微笑計劃’,為殘疾人文創産業提供展銷平臺和幫扶服務,幫助殘疾人文創與市場接軌、與行業抱團、與時代同步。”重慶旅遊集團副總經理楊靜在致辭中表示,雙方將圍繞殘疾人文體生活服務、文化産業發展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持續提升殘疾人公共文化服務水準,營造全社會助殘、殘疾人自強的文明社會氛圍。
“城口大木漆以漆酶含量高、透明度好、漆酸香味濃郁、乾燥性好享譽中外。”城口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李建國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城口深耕非遺文化,立足自然資源優勢,逐漸探索出“非遺助殘”的高品質發展道路,創新將漆藝創作融入助殘事業,建成“忘我”大漆藝術空間。該空間集非遺文化教學、傳承人培訓、非遺産品展示展銷及殘疾人輔助性就業、職業康復、日間照料等功能于一體,現已培訓漆藝文化傳承人16名,生産文創産品3000余件,帶動14名殘疾人輔助性就業和2名殘疾人家長就業。
據了解,“微笑計劃”是重慶市殘聯信息中心針對殘疾人文創企業(機構)實施的個性化、精準化賦能項目。該項目堅持市場導向、專業賦能、項目驅動、可持續發展的工作思路,以補短板、強優勢、增效益為總體目標,整合研發、設計、包裝、行銷等專業資源,構建殘疾人文創産業發展服務體系,2021年以來,重點開展了人才培養、産品研發、品牌推廣、市場銷售等幫扶服務,現已成功推出陶藝、花藝、漆藝、蠟染、木雕等10余類文創精品,培育了一批文化性、創新性、實用性和競爭性較強的文創項目,受到市場青睞和行業好評。(重慶市殘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