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物流大通道“穿針引線” 重慶與新疆攜手“通江達海”
來源:重慶日報  |  2023-10-31 10:01:12

國際物流大通道“穿針引線” 重慶與新疆攜手“通江達海”

瞬間1

2020年,新疆與重慶、廣西等6省區市出資共建跨區域綜合運營平臺——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並成立區域運營公司,共同開展市場運營。

國際物流大通道“穿針引線” 重慶與新疆攜手“通江達海”

瞬間2

2022年9月22日,陸海新通道“中吉烏阿快線”國際聯運測試班列抵達阿富汗的海拉頓。該班列從重慶集結,新疆出境,經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最終抵達阿富汗海拉頓。

國際物流大通道“穿針引線” 重慶與新疆攜手“通江達海”

瞬間3

2023年6月9日,“中吉烏多式聯運通道+陸海新通道測試班列”接發車儀式在新疆喀什舉行。

國際物流大通道“穿針引線” 重慶與新疆攜手“通江達海”

10月18日,新疆霍爾果斯鐵路口岸換裝場,龍門吊正在繁忙作業。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國際物流大通道“穿針引線” 重慶與新疆攜手“通江達海”

10月18日,霍爾果斯第六代國門。記者 張錦輝 攝/視覺重慶

(圖片除署名外均為資料圖片)

  數讀>>>

  808標箱

  截至2023年9月底,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從新疆發出的貨物為808標箱,貨值達7970.1萬元

  152標箱

  2023年1月—9月30日,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從新疆發出的貨物為152標箱,貨值達2118萬元

 

  重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依江而建,依江而生。

  新疆,古絲綢之路重要節點,千百年來,使者相望于道,商賈不絕於途。

  一頭是長江內河港口,一頭是西北邊陲口岸;一個是不靠海、不沿邊、位居西部腹地,一個是我國陸上口岸最多、邊境線最長的省份。重慶和新疆,兩個看似沒有交集的地方,因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穿針引線”,“手牽手”共同發展,最終實現“通江達海”。

  近日,記者來到新疆實地採訪,感受重慶攜手新疆共同演繹出的“離海很遠,卻聯通四海”的新篇章。

  渝新攜手同行

  推動通道建設

  一來到辦公室,陸海新通道運營新疆有限公司市場部部長張雲龍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規定動作”:打開電腦,查詢貨物發運量、倉位,與客戶對接需求,制定客戶專屬的發貨計劃。

  2020年,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和新疆國際陸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新疆合資成立了陸海新通道運營新疆有限公司,標誌著新疆實質性加入了“統一品牌、統一規則、統一運作”的通道共建機制。

  然而,想要在深居內陸、不臨江、不靠海的新疆從事運輸代理工作並不容易。在張雲龍看來,所有工作的基礎都取決於通道的暢通。

  近年來,在通道建設上,重慶與新疆密切合作。

  2011年,重慶開通了抵達德國杜伊斯堡的“渝新歐”國際貨運班列,自此有了經新疆向西出口的陸路口岸。

  “渝新歐”的開通,與新疆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主任楊琳介紹,重慶開通這趟國際班列時,國內段的測試終點就是新疆阿拉山口,而在測試國外段時,也是從阿拉山口出境。

  正是在新疆的支持下,重慶才能開闢出這條西向國際物流大通道,也為後續中歐班列這一“鋼鐵駝隊”的誕生奠定了基礎。“渝新歐”作為中歐班列中最具競爭力的品牌,也是最頻繁的中歐班列之一。

  對於兩省市之間的密切合作,張雲龍深有體會:“我經常到重慶出差,要和重慶的同事一起去拜訪客戶,一起研究路線,為客戶提供最經濟的物流方案。”

  這樣的密切合作,也結出了纍纍碩果。

  2022年6月,在距離新疆吐魯番市40公里的哈密瓜種植基地,6輛新疆冷鏈班車鳴笛啟程,在重慶集結,駛向泰國曼谷。僅用時8天,新疆産的哈密瓜就送到泰國消費者的餐桌上。

  “新疆瓜果世界有名,近幾年來,尤其是RCEP協議生效後,東盟市場對新疆的特産需求量有增無減。但是,新疆深處內陸,物流不暢,經常面臨‘瓜果品質好,卻賣不上好價錢’的尷尬。”張雲龍説,為助推新疆優質瓜果出疆出國,幫助農戶賣上好價錢,新疆國際陸港集團、陸海新通道運營公司等攜起手來,在跨境班車物流基礎上,開展了“運貿一體化”業務,把新疆葡萄、哈密瓜等更多的新疆本地鮮果通過陸海新通道出口至東南亞各國,有效彌補了新疆冷鏈物流的短板。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今年6月,重慶和甘肅聯動新疆又有大動作——“中吉烏多式聯運通道+陸海新通道測試班列”正式發車。該趟班列是在中吉烏鐵路通車前由公路代替鐵路的“鐵—公—鐵”多式聯運的首次嘗試。

  “陸海新通道有效組織起重慶、甘肅、新疆各地資源,通過常態化的中吉烏阿班列,現已發送貨物超過1000標箱。陸海新通道運營有限公司與吉爾吉斯斯坦國家鐵路公司、烏茲別克斯坦國家鐵路公司、阿富汗國際鐵路局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與喀什政府簽署陸海新通道+中吉烏通道戰略合作協議,共建陸海新通道和中吉烏阿通道。”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和運營組織中心主任劉瑋介紹。

  從開行首趟新疆—重慶—泰國曼谷的卡班冷鏈運輸業務,到開行新疆首趟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中亞班列,再到中吉烏多式聯運通道,短短幾年,新疆已經成為向西開放名副其實的橋頭堡。

  搭乘中歐班列

  “重慶製造”走向海外

  霍爾果斯,蒙古語意為“駝隊經過的地方”;哈薩克語意為“積累財富的地方”。

  千年前,在叮叮噹當的駝鈴聲中,絡繹不絕的商隊,造就了這裡的繁華。如今,作為“一帶一路”上連接亞歐大陸的“黃金口岸”,日夜馳騁的中歐班列成為中歐貿易新時代的“鋼鐵駝隊”。

  10月18日,霍爾果斯鐵路口岸換裝場裏,高大的龍門吊穩穩抓起集裝箱,井然有序地工作著。印有“渝新歐”字樣的集裝箱隨處可見。

  對於重慶,霍爾果斯鐵路口岸貨運車間貨裝值班員海米提·吐爾汗並不陌生。“重慶生産的商品汽車、筆記本電腦會搭乘中歐班列(渝新歐)經霍爾果斯、阿拉山口口岸,發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我的工作就是負責進出境貨物的裝卸。”

  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正式提出。正是那一年的8月,海米提來到距家鄉伊寧市不遠的霍爾果斯鐵路口岸工作。

  當被問到這10年途經霍爾果斯的中歐班列有什麼變化時,海米提毫不猶豫地説:“最直觀的變化是數量明顯增加。除了數量,搭載的貨物種類變了,開行的線路多了,全程時效也快了。”以前渝新歐全程時效需要20天左右,現在只需要約15天。而裝載的貨物種類也越來越廣,涵蓋整車、筆電、日用百貨、服裝食品等。

  來自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的數據證實了海米提的説法。截至目前,中歐班列(渝新歐)已累計開行1.4萬列,運輸貨物超125萬標箱,貨重近1300萬噸,運輸貨值達到5000億元,穩定運行線路近50條,境外集散分佈點達到108個,經由霍爾果斯等新疆口岸進出境的班列逐年增多。

  楊琳表示,銷往歐洲的“重慶産”筆記本電腦,最主要的一條運輸途徑即是通過中歐班列從重慶出發經過霍爾果斯口岸轉運歐洲。可以説,這條通道是重慶筆電産業“走出去”的必經之地。

  不難看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製造”“重慶製造”搭乘中歐班列從重慶出發,經新疆的口岸走向海外。

  “水準越來越高的開放,正是高品質發展應有的模樣,在共建‘一帶一路’大背景下,重慶和新疆加大合作、優勢互補,必將會在對外開放之路上行穩致遠。”楊琳説。

  打出“組合拳”

  吸引企業落地發展

  2022年8月,霍爾果斯口岸迎來了一個大事件:海防—重慶—烏魯木齊—阿拉木圖的首列鐵海聯運中亞班列正式開行。

  該班列裝載的産自越南的2500噸白糖,從廣西入境,經重慶集結,運至烏魯木齊綜合保稅區,再經中鐵聯集烏魯木齊中心站搭乘烏魯木齊國際陸港區中亞班列,通過霍爾果斯口岸發運至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

  “班列的開行,體現了重慶與新疆依託陸海新通道聯動優勢,發揮雙樞紐的聯通作用,將原有中歐班列線路進一步延伸至RCEP成員國,不斷深化對外交流合作。”劉瑋介紹。

  近些年,新疆與重慶不斷探索多式聯運新方式,整合各種資源,在運價、時效、通道穩定性等各方面打出“組合拳”,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企業落地投資。

  霍爾果斯,就是受益方之一。這個古絲綢之路北道上的重要驛站,在各種通道便利和政策扶持的疊加下,煥發出新的生機,越來越多的創業者懷揣著夢想匯集於此,實現個人價值。

  作為霍爾果斯口岸開放後第一批創業者,霍爾果斯金億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于成忠1988年從河南來到新疆,從推車賣菜的商販“小于”,成長為年銷售額幾十億美元的“于總”,他見證了霍爾果斯口岸的快速發展,也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受益者。

  金億集團分管國際貿易部的副總經理向陽向記者講述了金億集團“走出去”“引進來”的故事。

  這些年,金億集團攜手當地多個合作社,向中亞及俄羅斯等國出口新疆果蔬,不斷拓寬國內外銷售渠道,開闢國內外果蔬銷售市場,帶動3000余農戶增收致富。

  “我們集團的生意越做越大,越走越遠,離不開可以依靠的‘大樹’。”向陽口中的“大樹”,指的正是“一帶一路”倡議。更準確地説,是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倡議中,不斷完善直至四通八達的運輸通道。

  2018年,霍爾果斯南部聯檢區——第六代國門正式啟用,“雙西公路”全線貫通。“這對我們企業來説影響深遠。”向陽説,通過“雙西公路”,霍爾果斯至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的車程縮短了近兩小時,再加上果蔬農産品開通了快速通關綠色通道,進一步縮短了出口時間。早上報關,中午出關,下午貨物就能到達阿拉木圖批發市場,實現了“當天來當天走”。

  不僅是霍爾果斯,新疆的阿拉山口、喀什等口岸,也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縱深推進,釋放出了對外開放的新活力。

  劉瑋表示,下一步,他們將會同新疆等省份,不斷豐富通道覆蓋網絡體系,持續提高運營品質效益,降低綜合物流成本,發揮國際通道在保障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産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方面的重要作用。(記者 周尤)

編輯:付意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