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第四屆“天生雲陽”金秋節雲陽地質公園恐龍化石遺址館開館活動舉行,世界上單體最大的侏羅紀恐龍化石墻向公眾亮相。
雲陽恐龍化石遺址館 攝影 繆新港
雲陽地質公園恐龍化石遺址館建築面積6686.9平方米,包括遺跡展陳、平臺展陳、恐龍復原三大區域,連同周邊綠化及配套設施總體面積約6.7萬平方米。化石墻長150米、高6米到10米、埋藏深度至少20米,展布面積達1320平方米,展示的化石數量近5000塊,涵蓋頭骨、牙齒、椎體、肢骨、腰帶等多個骨骼部位,已經確定蜥腳型類、獸腳類、鳥腳類、劍龍類、基幹新鳥臀類五大類恐龍化石。綜合已採集的化石,以相同部位骨骼數量推測,有近百條恐龍集中埋藏在此,既有成年個體,也不乏亞成年個體與幼年個體,反映出一個完整的恐龍群落。
遊客參觀恐龍化石墻 攝影 劉婷
恐龍化石墻 攝影 繆新港
據了解,雲陽恐龍動物群橫跨整個中侏羅世,是重慶侏羅紀時期恐龍化石的典型代表,也是全市目前發現恐龍化石分佈最密集的産地之一,兼具時代跨度大、分佈範圍廣且密集、恐龍種類豐富多樣等特點,填補了早—中侏羅世恐龍演化的空白,銜接了恐龍演化過程中缺失的鏈環。截至目前,科研人員已經在雲陽發現並命名了普安雲陽龍、磨刀溪三峽龍、普賢峨眉龍、元始巴山龍、朐忍渝州龍5種新屬新種恐龍。
下一步,雲陽縣將以創建世界地質公園為契機,全面提速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優化提升旅遊服務接待能力,進一步把雲陽地質公園建設好、管理好、利用好,努力將其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科普教育基地和旅遊目的地,為世界地質遺跡保護、地質科學研究、地學旅遊發展作出雲陽貢獻。(文 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