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記者 田渝兵):5月28日,“扛起新使命 譜寫新篇章”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第九場)在重慶市新聞發佈中心舉行。本次發佈會主題為“依山就勢發展‘土特産’ 打造巴渝特色名優‘金名片’”。
巫山脆李 供圖 巫山縣農業農村委
巫山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彭曉蓉介紹,巫山脆李是巫山助農增收、鄉村振興的“生態寶貝”。近年來,巫山持續擦亮巫山脆李這張“金名片”,品牌種植區域覆蓋萬州、開州、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等6個區縣。在推動脆李産業發展的過程中,巫山重點圍繞三個方向持續發力。
巫山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彭曉蓉答記者問 供圖 巫山縣委宣傳部
科技攻堅增産增效
巫山立足“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的生態優勢,科學規劃佈局,穩定種植巫山脆李30萬畝,實現低山、中山、高山全覆蓋,培育早熟、中熟、晚熟品種,保障“長週期”供應;與中國農科院、市農科院合作,成立中國重慶巫山脆李研究院,聚焦全産業鏈技術集成與更新,攻克裂果保鮮難題,採用樹冠覆膜、臭氧霧化殺菌等新技術,裂果率降低50%以上,冷藏保鮮延長至60余天,提升産業效益1億元以上;跨越畝産效益瓶頸,探索綠色標準化、林下套種等生産技術,推廣脆李基地連片規模種植模式,畝均産值提升10%以上。
脆李酒 供圖 巫山縣農業農村委
標準引領提質強品牌
巫山選育優勢品種,獲農業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權認證,巫山脆李種苗繁育推廣逐步覆蓋全國宜産區;制定《農産品地理標誌巫山脆李地方標準》《巫山脆李種苗繁育技術規程》等産業標準,形成巫山脆李産業國家標準2項、企業標準14項;通過統一品牌元素與包裝標準,強化品牌一致性,使品牌辨識度得以提升。截至目前,巫山脆李已榮獲“全國優質李金獎”“中國氣候好産品”“國家區域優勢公用品牌”等稱號,品牌價值連續七年位列全國李品類第一。
三鏈融合強村富民
巫山通過推動數字化轉型,開發“脆李産業大腦+未來果園”,實現了生産管理、産品銷售、品牌宣傳等各類資源的優化配置。目前,巫山未來果園系統上線種植主體3525個,覆蓋種植面積22.31萬畝,上線經銷商106家、供應鏈企業6家。在推動産業鏈延伸方面,巫山建成脆李加工園,研發脆李月餅、果酒、面膜等深加工産品20余種,年加工脆李能力8000余噸。在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方面,巫山打造了“江南李花長廊”“江北千頃李莊”兩個大型鄉村生態旅遊景觀,年均接待賞花摘果遊客200余萬人次,實現年均綜合收益5億元以上。
下一步,巫山將大力實施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三大工程”,建成國家種質資源重慶(巫山)李資源圃,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建設中國李電子交易中心,打造産業鏈條完備、科技含量領先、聯農效果顯著的百億級産業集群,持續擦亮巫山脆李金字招牌。
據彭曉蓉介紹,第九屆巫山脆李開園節將於7月2日舉辦。屆時,巫山脆李將正式開園上市,採摘期可持續到8下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