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重慶市農業科學院和豐都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的專家齊聚豐都縣虎威鎮立石村,對重慶市最早熟脆李“豐早脆”開展采收觀測。這一具有本土特色的優質品種,較重慶市青脆李主栽品種早熟20天,目前正批量走向市場,有望成為果農增收和鄉村産業發展的新亮點。
沉甸甸的青脆李綴滿枝頭 攝影 劉先華
6月,青脆李綴滿枝頭,裹著中等厚度的銀白果粉,果身透著青中帶黃的光澤。村民手持果籃穿梭果林,成熟的李子輕輕一碰便簌簌落入籃中。經過分揀、裝箱,這些鮮果將通過冷鏈車奔赴外地。
立石村果農陳廷文高興地説:“現在每天可以採摘3萬斤左右,銷往新疆烏魯木齊、浙江嘉興和上海浦東。”
據了解,“豐早脆”是重慶市農業科學院、豐都縣農業技術服務中心於2020年在當地新農人陳廷文果園發現的鄉土品種。今年2月,“豐早脆”經重慶市林業局審定通過,獲得林木良種證書。在重慶豐都、璧山等地,“豐早脆”種植規模已發展至近千畝。
“豐早脆”果實較大、皮薄汁多、外觀美、果肉脆,早熟性極強。這一品種的成功選育與推廣,不僅豐富了重慶本地水果品種資源,也為果農增收致富開闢了新路徑,更為鄉村特色産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有望成為豐都縣鄉村振興的又一張亮麗名片。
“豐早脆”果實成熟時糖度較高 攝影 劉先華
重慶市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員方波介紹説:“這個品種在6月初就可以上市,相較于重慶主栽品種提前了大概20天,對於豐富青脆李品種具有重要意義。”(文 黃楚雲 劉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