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重慶市渝中區召開深度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工作推進大會,全面總結過去一年全區深度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取得的成績,研究部署下一步具體目標任務。
會議現場 供圖 渝中區委宣傳部
作為重慶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渝中區通過物流貿易、雙向貿易、綜合服務、國際交流等領域的積極舉措,取得了顯著成效。2024年,渝中區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工作綜合評價中榮獲“A”級。
渝中區通過産業賦能,激活了貿易發展的“強引擎”,物流貿易能級顯著提升,新增多家高等級物流企業,國際貨代集聚區核心區建設成型,雙向貿易規模穩步擴大。在服務提質方面,渝中區金融賦能顯著,中新跨境融資項目和貸款投放均取得重大進展。在活動升級方面,渝中區通過舉辦多場經貿交流活動,擴大了國際交往“朋友圈”。
會上,渝中區邀請了陸海新通道運營重慶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分享經驗與建議,共同探討如何深化通道運營、法律服務、出口信保、中新合作、物流服務等。
渝中區政府區長謝東強調,要以“通道+經貿+産業”融合發展為主題主線,打造“一基地三中心”,即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貿易總部基地、國際消費中心、金融服務專業服務中心、國際交往中心,並深化中新互聯互通項目核心承載區、國際貨代集聚區核心區建設,發揮更大支撐作用。
同時,謝東提出,渝中區需從貿易端、消費端、服務端、開放端“四端”發力,將渝中優勢轉化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價值放大器”,全面帶動高水準對外開放。2025年,渝中區計劃實現一系列具體目標,包括提升集貨量和承運量、銷售額、跨境融資金額等,以推動“一基地三中心”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重慶市政府口岸物流辦二級巡視員王勝對渝中區的成效給予肯定,並建議渝中區繼續發揮自身優勢,打造具有渝中辨識度的標誌性成果,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全向拓展、全域開放、全面合作,為重慶拓展國際開放合作新空間作出更大貢獻。
2025年,渝中區將加快推進56個“四重清單”項目建設,聚焦通道物流、貿易、金融、法律等領域,大力發展“通道”經濟,助力重慶內陸開放綜合樞紐建設。(渝中區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