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來臨,孩子們歡欣鼓舞,家長們卻面臨“看護難”“學習資源少”的普遍困擾。為破解這一難題,豐富鄉村少年兒童的暑期生活,重慶市秀山縣鐘靈鎮各村社積極行動,整合各類資源,精心策劃並陸續開設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暑期公益課堂,為孩子們打造家門口的“成長樂園”和“知識加油站”。
書法課堂 供圖 鐘靈鎮人民政府
多點開花 普惠共享暖民心
本次暑期公益課堂覆蓋多個村社,堅持“零收費、純公益”原則,對所有適齡少年兒童開放,特別是為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等群體提供了優先保障,真正將優質服務送到村民家門口。各站點均選擇在村社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等交通便利、設施完善的場所開辦,方便孩子們就近參與。同時,各村社幹部、網格員通過入戶走訪、微信群通知、張貼公告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動員,確保信息無遺漏,報名無障礙。截至目前,已有200余名少年兒童踴躍報名,參與熱情高漲。
手工課堂 供圖 鐘靈鎮人民政府
課程多彩 興趣特長齊綻放
據了解,公益課堂在課程設計上下足了功夫,設置學習加油站、藝術百花園、傳統文化坊、實踐體驗課等特色課程,滿足孩子們多元化、個性化成長需求。
其中,學習加油站由返鄉大學生、退休教師提供語文閱讀、趣味數學等輔導,鞏固知識、激發興趣;藝術百花園開設繪畫、書法、手工、音樂、舞蹈等課程,讓孩子們描繪家鄉、製作工藝品;傳統文化坊邀請非遺傳承人、文化能人教授金錢桿、茶藝、經典誦讀,讓孩子們沉浸式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增強文化自信;實踐體驗課結合鄉村實際,組織環保宣傳、志願服務等活動,讓孩子們在勞動中學習、在服務中成長。自7月開課以來,已開設各類課程10余場次。
閱讀課堂 供圖 鐘靈鎮人民政府
志願賦能 多方合力護成長
公益課堂的順利運行與持續發展,其根基在於一支滿懷愛心與高度責任感的志願者隊伍。各村社積極行動,精心組織動員,成功匯聚了20余名多元化的社會力量。青春洋溢的返鄉大學生,以其新知與活力,成為孩子們課業輔導和興趣啟蒙的良師益友;經驗豐富的“五老”人員(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憑藉深厚的人生閱歷和傳統技藝,為孩子們講述歷史、教授書法繪畫等;熱心公益的鄉賢能人,則利用自身的專長資源,或傳授實用技能,或拓展孩子們的眼界。
他們各展所長,無私奉獻,用真誠的陪伴和專業的引導,不僅填補了孩子們課後的空白,更在知識與品德上悉心澆灌,守護著鄉村下一代的茁壯成長。
下一步,鐘靈鎮將繼續關注課堂運行情況,努力將暑期公益課堂辦得更有特色、更富成效,讓更多鄉村孩子的暑假因這份公益的滋養而更加充實、快樂、有意義。(文 肖紅光 王雨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