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酉陽:離任之際 “畫像書記”為典型人物送出一份特殊的“告別禮”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2025-07-23 18:36:44

  盛夏,在群山環抱的重慶酉陽縣天館鄉杉坪村,玉米顆粒飽滿,稈和葉由綠轉黃,眼看著收穫的季節快到了。而即將離任的重慶市委辦公廳幫扶集團派駐的駐村第一書記孔宇利用2年任期開展的《禮讚人民——為杉坪造像》行動,此刻也迎來收穫的季節。

重慶酉陽:駐村“畫像書記”離任之際 為典型人物送出一份特殊的“告別禮”_fororder_圖片5

孔宇的繪畫合集 供圖 酉陽縣委宣傳部

  據悉,在兩年時間裏,孔宇用70幅水彩畫記錄了該村的老支書、老黨員、致富能手、傳統手工藝者等典型人物。7月14日上午,孔宇早早地將此前完成裝裱製作的水彩肖像畫擺在村便民服務中心大廳的木桌上,正挨個用毛巾擦拭畫框,靜靜等待趕集路過的村民前來領取這份特殊的“告別禮”。

  很快,村民勾順勇來了。一進門,勾順勇就捧起畫,邊看邊説,“謝謝孔書記,這畫我一定好好珍藏,當成傳家寶傳下去。”

  兩年前,初見孔宇,勾順勇心裏直嘀咕:“重慶主城來的書記,又是大學裏的老師。咱是‘大老粗’,可能龍門陣都擺不到一起。”

  初來乍到,村民有疑慮,孔宇也擔憂。“從‘大學教師’到‘駐村書記’,不僅工作內容發生了變化,交流的對象也由學生變成了村民。”孔宇坦言,自己從小在城裏生活,農村于他而言,儘管相對陌生,但心裏充滿嚮往。為了儘快適應環境開展工作,思忖再三,他決定用手中的畫筆,叩開村民的家門,走進鄉親的心門。幾天后,孔宇叩開了勾順勇的家門,雙手也沒閒著,一手拎著吃食,一手提著畫畫的工具。

重慶酉陽:駐村“畫像書記”離任之際 為典型人物送出一份特殊的“告別禮”_fororder_圖片6

孔宇(右)正在為典型人物繪畫 供圖 酉陽縣委宣傳部

  “家裏有幾口人?有沒有種地?對村裏發展有什麼建議......”坐下後,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從家長裏短,到國家大事,嘮個不停。閒聊間,孔宇手裏的畫筆也沒閒著。左一筆、右一筆,小半天時間,眼前這位老黨員的肖像便躍然紙上。一筆“一話”間,勾順勇的顧慮沒了,而孔宇卻多了一個稱呼——“畫像書記”。

  不多時,趕集路過的村民逐漸多了起來,大夥圍在孔宇的四週,依次領取禮物。杉坪村前任村黨支部書記勾心明一手接過畫,一手握住孔宇的手,語氣急切地説:“孔書記,聽説你要走了?大家都捨不得你,以後有空,一定常回來看看。”

  勾心明和孔宇交流甚多,因為兩人心裏都牽掛著村裏季節性缺水這件事。杉坪村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4組、5組村民的季節性缺水問題一直未得到妥善解決。2023年6月,孔宇在上門走訪時了解到這個問題後,當即決定啃下這塊“硬骨頭”。經向上彙報、多方爭取,次年1月,成功爭取到285萬元項目資金,徹底解決了120余戶村民的季節性缺水問題。

  “孔書記給我印象最深的一點,就是肯辦實事。”勾心明回憶説,“季節性缺水就建水池、鋪水管,産業發展缺路就新建産業路,兩年裏,孔書記為村裏的發展解決了不少難題,他的辛苦付出大夥都有目共睹。”

  85歲的退休村幹部劉正福,年紀較大,行動不便,孔宇選擇送畫上門。陽光從屋檐灑下,映在水彩畫上,泛起五彩光暈,畫面中的人物端坐在一張木椅上,雙眼炯炯有神,臉頰洋溢著笑容。

  劉正福接過這張水彩畫,一個人坐在屋檐下端詳。看著孔宇離去的背影,這位一生熱心村裏事務、樂於助人的老人凝視著畫中的自己,喃喃自語:“活了80多年,第一次有人給我畫畫。多好的書記啊,不知道下次再見是什麼時候。”(文 肖紅光 冉川)

編輯:付意菲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