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重慶市銅梁區平灘鎮呈現出一派豐收景象,千畝旱地玉米種植基地迎來開鐮。作為“村村旺”平臺運營的高標準農田示範項目,首批20噸玉米正通過“村村旺農服通”訂單農業渠道,有序運往合作糧食貿易企業。
聯合收割機穿梭于玉米田間
在平灘鎮連片坡地上,聯合收割機穿梭于玉米田間。據悉,該批玉米種植面積1000余畝,全部採用“統一供種+水肥精準調控”的託管模式,預計幹玉米畝産達800斤。現場技術人員介紹,依託“村村旺農服通”應用精準匹配了社會化服務組織,通過科學管護,即使在今夏持續高溫條件下,玉米棒仍保持飽滿顆粒,破損率控制在3%以下。
收割現場,載滿玉米的運輸車正駛向重慶盛粒農業有限公司。這是平臺年初簽訂的600噸玉米訂單的首批交付,按市場收購價收購。當地參與種植的村民表示,如今在播種時就能明確銷售渠道和收益預期,作物采收後直接過磅結算,徹底改變了以往“種出來不知賣給誰”的困境。如今村民們不僅能獲得土地租金(收益),還能就近參與田間勞作獲得勞務收入,既保障了家庭收入又兼顧了家庭照料。
工作人員現場指導采收工作
作為銅梁1.6萬畝高標準農田的聯合運營方,“村村旺”探索推行“青菜頭-水稻(玉米)”輪作體系。在平灘鎮示範基地,玉米種植有效盤活了丘陵旱地資源,與水稻田形成立體農業格局。平臺供應鏈負責人指出,這種模式既保障主糧安全,又提高土地復種指數,全年畝産值可突破3500元。目前,平臺已建立從烘乾倉儲到精深加工的完整産業鏈,今年還將拓展2000畝鮮食玉米訂單。(文/圖 彭韋)